高考古诗鉴赏主观题答题技巧解密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8/21 12:01: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160字。
高考古诗鉴赏主观题题答题技巧解密
211161南京市江宁中学 秦葆
自2002年起《考试说明》将“古诗阅读鉴赏”归入了“古诗文阅读”,与“文言文阅读”放到一起,且将其由第一卷的客观题变成第二卷变成主观题,分值变成6分或8分。要求是:鉴赏评价,即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从近几年高考看诗歌鉴赏题选材大都是唐诗、宋词、元曲。05年全国和各地的考卷中选了唐诗8首,宋诗7首和元曲2首,考查的几乎都是写景抒情诗,而考点主要集中在:诗句理解(字词)、修辞、语言、情关系等方面;其中有三个省市考了比较鉴赏,相当一部分试题涉及了延伸鉴赏。这正反映了考纲的诗歌鉴赏由初级到中级乃至高级的变化。今年全国和各地卷都未考宋词。鉴赏古诗除了要建立相应知识储备,提高语文素养,了解诗歌分类,掌握常见的鉴赏术语和鉴赏方法外,还必须掌握答题规律,了解常用鉴赏句式,把握好得分点,以求得高分、满分。研究近几年高考题和各地的模拟题,古诗鉴赏主观题拟题有以下几种模式,现举例对其答题技巧作一解密。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分析意境型的古诗鉴赏题设题方式是:(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的一般思路是:所写的意象+意象的特点是什么+艺术效果+包含的诗人的感情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我们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主要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 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例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例二:(2004年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阴。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字。请从三、四两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果营造意境的。
  答: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是“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
例三:(05年辽宁卷)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