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00字)
巧寻突破口 活化语文课堂教学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胡中方 邮编212300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每篇课文都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认知的、技能的、德育的、美育的。。。。。。语文教师在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的时候,往往面临困难的选择:目标太多太细,教学势必繁杂琐碎,不得要领;而如果太少太粗,又难免挂一漏万,顾此失彼。
一篇课文是一个活的整体,怎样确定教学目标才能保持学生印象的整体性,又不至让学生囫囵吞枣?对教师来说,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目标集中化。集中不是单一,因为它保持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集中也不是繁杂,因为它保持了教学内容的整体性。
目标集中化表现在教学设计上,就是要尽量找准教学的“突破口”,所谓找“突破口”,指的是围绕一点,使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尽可能汇聚于此。突破口选得好,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会使整个教学过程思路顺畅,能“执一御万”,“牵一发而动全身”,活化课堂教学,很好地贯彻语文教学目标。寻找恰当的突破口,组织课堂教学,方法很多,现采撷数例说明。
一、 聚焦法
所谓“聚焦法”,就是教师根据文章的思路及作者的意图选定“焦点”,以某一问题为中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以焦点问题作为突破口展开教学活动,能使教学过程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目的性,增强教学的整体感和节奏感。
像《药》、《祝福》等课文,思想内容博大精深,篇幅较长,如果采取传统逐段讲解方式,从时代背景、段落大意到语言特色,倾课文所有,面面俱到地教给学生,那么易使教学过程冗长、松散。把握焦点,能大大优化教学过程。如《药》一文,作品中明暗线相互交织的特点不仅是结构的特点所在,而且是主题开掘的关键,因此,可将文章的焦点定为“夏瑜和华老栓二人究竟谁是这篇文章的主角?”这个问题,分步组织研读讨论:
华家故事:买药————吃药————谈药————上坟 (明线)
刑场 华家 茶馆 坟场 (场景)
夏家故事:血的献出 血的误服 血的由来 血的代价(暗线)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情节)
通过研讨明确:夏瑜固然是关键人物,但始终是暗线侧写,主题不完全靠他体现,倘无华家那条明线,主题不可能开掘得如此深刻;而华老栓尽管从头至尾贯穿作品,也不能单独揭示主题,当主角也不妥,因此,本文的主角应是一群人,而非一个人。本文的深刻在于把家庭悲剧和重大社会问题联系起来,不仅使人们认识到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不幸”在哪里,而且激起人们去思考如何疗救这个病态社会。学生通过这个问题不仅把握了文章的写作技巧,而且对主题也有了更深刻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