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90字。
蒋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一中学
情境互动教学案例
——学习贵在激趣
我校的学生多数来源于特殊家庭,过早地失去了正常的父母之爱,承受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因此对社会、学校、家庭均有抵触心理。若让他们坐下来学习并非易事。但古人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生学习动机来源于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是求知兴趣。如何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呢?
校领导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情境互动”的教学方式。这既符合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思想,也为像我这样的年轻教师指引了方向。我就以一则日常语文教学案例为例来说明在“情境互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收获。课题是《陈太丘与友期》这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中的一篇文言文。
我是这样来创设情境的:“从前有一个人,他和朋友约好一起出门,但约好的时间已过,朋友却没有来,于是这个人就先走了。待朋友到来时遇见了这个人的儿子,问明其父丢下自己走了,就谩骂这人不守信义。你们知道这个七、八岁的孩子是怎样处理此事的呢?若是换做你们该怎样做呢?”孩子们各个眉头紧锁呈思考状。我发现这个问题引起他们的好奇心,于是顺水推舟导入课文。
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但我清楚的知道我所教的班级中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丝毫不感兴趣,若遇到严厉的教师则装装样子,若遇到和蔼的教师他们就会在课堂上大谈网络游戏,令很多教师头痛。我想究其根本是他们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不再是捣蛋鬼,而成为好学、乐学的学生呢?我曾经找这些捣蛋鬼聊天,他们表示不是不愿意听课,他们也想取得好成绩,只是不知道如何学习,以前老师只重视学习好的学生,对于他们的学习从来都是一副“朽木不可雕也”的态度,连老师都放弃他们,他们也就自我放弃了。原来他们上课说话是因为不会学习,又不想被老师冷落的结果。我抓住了这类孩子爱“表现”的心理,教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待他们掌握之后,就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表现,并即使给予表扬、鼓励。他们感到自己受到了老师的重视,在同学面前很有面子,也就更爱上文言文课了。
当我导入课文后,孩子们迅速打开课文,开始在文中寻求答案。在文言
情境互动教学案例
——学习贵在激趣
我校的学生多数来源于特殊家庭,过早地失去了正常的父母之爱,承受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因此对社会、学校、家庭均有抵触心理。若让他们坐下来学习并非易事。但古人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生学习动机来源于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是求知兴趣。如何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呢?
校领导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情境互动”的教学方式。这既符合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思想,也为像我这样的年轻教师指引了方向。我就以一则日常语文教学案例为例来说明在“情境互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收获。课题是《陈太丘与友期》这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中的一篇文言文。
我是这样来创设情境的:“从前有一个人,他和朋友约好一起出门,但约好的时间已过,朋友却没有来,于是这个人就先走了。待朋友到来时遇见了这个人的儿子,问明其父丢下自己走了,就谩骂这人不守信义。你们知道这个七、八岁的孩子是怎样处理此事的呢?若是换做你们该怎样做呢?”孩子们各个眉头紧锁呈思考状。我发现这个问题引起他们的好奇心,于是顺水推舟导入课文。
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但我清楚的知道我所教的班级中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丝毫不感兴趣,若遇到严厉的教师则装装样子,若遇到和蔼的教师他们就会在课堂上大谈网络游戏,令很多教师头痛。我想究其根本是他们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不再是捣蛋鬼,而成为好学、乐学的学生呢?我曾经找这些捣蛋鬼聊天,他们表示不是不愿意听课,他们也想取得好成绩,只是不知道如何学习,以前老师只重视学习好的学生,对于他们的学习从来都是一副“朽木不可雕也”的态度,连老师都放弃他们,他们也就自我放弃了。原来他们上课说话是因为不会学习,又不想被老师冷落的结果。我抓住了这类孩子爱“表现”的心理,教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待他们掌握之后,就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表现,并即使给予表扬、鼓励。他们感到自己受到了老师的重视,在同学面前很有面子,也就更爱上文言文课了。
当我导入课文后,孩子们迅速打开课文,开始在文中寻求答案。在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