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00个字。
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交流
汤塘中学 罗慧琼
[内容摘要] 一个正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课堂它包含是间、空间、人和物几个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教师和教材几个方面。上好语文课必须充分认识到这几个客观要素中应该融入必要的情感因素,让学生、教师和教材三者通过情感的交流,上好一节语文课,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 情感 学生 教师 教材 教学
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和学生围绕教材展开并延续40至45分钟时间的活动。课堂教学是人的一种认识活动,因此就有了人与人、人与教材之间情感的交流。而且这种情感的交流是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的。所谓情就是指影响课堂教学进行的一切情感情绪因素,它包括生情、师情、教材的情等所发出情感信息。课堂教学就是在这些情感因素所构成的情绪场中进行的。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基本构成要素,他们各自都有感情,也受外界的情感刺激,各自所表现来的情感又会对课堂内的其他同学乃至教师产生一定的情感影响。因为学生是尚在成长中的个体,他们的情感的不稳定性为我们的教学活动留有了大量的空间。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情感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对学习活动的情感。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情感出现了分化。一类学生对学习表现出酷爱,另一类学生则对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是厌烦和恐惧。
二是对教师的情感。学生一开始对某学科不感兴趣往往是因为老师给他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结果对学习的兴趣一落千丈。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三是学生的主导情绪状态。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学习的主导情绪状态大致可以分三种情况。有的学生处于积极的快乐的兴趣很浓的状态,他们课堂自始至终热情高涨,积极发言;有的学生则相对中性,课堂上表现较为平静,通常按老师的指令办事,但发言不太积极;也有的处于消极的不快乐的状态,甚至扰乱课堂纪律,和老师唱对台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