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00字)
课堂教学要预设,更要生成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彭玉华 200062
【案例主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总是先确定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流程,然后有条不紊、按部就班进行教学。新的课堂观认为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系统,教学目标应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动态生成。无疑,没有目标、设计的教学如无的放矢,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但死守目标、设计一成不变,忽视课堂情境的动态变化,就会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这种目中无人的课堂教学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甚至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因此课堂教学要以学定教,既要预设更要生成,在预设的基础上生成,生成是为了更好的实现预设的目标。
前不久听了上海徐汇区一所中学的老师上了《石缝间的生命》一课,下文以此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案例描述】
《石缝间的生命》是九年一贯初一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上课前老师设计了如下教学简案:
一、 教学目标:
1、 积累词语和优美语段,有感情的熟读课文。
2、 整体把握文章思路,根据语境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
3、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人生,领会文章对积极高昂生命力的礼赞。
二、 教学流程:
1、 导入新课:
2、 检查预习情况。
3、 听朗读,并思考一下问题:
① 石缝间的生命打动我的原因是什么?
② 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些石缝间的生命?
4、 利用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进一步对文章进行深入理解。
A组学习单:学习第四段,合作完成:①第四段写了石缝间的那一种生命形态?有什么特点?②找一句你难以理解的语句。
B组学习单:学习第四段,合作完成:①第五段写了石缝间的那一种生命形态?有什么特点?②找一句你难以理解的语句。
C组学习单:学习第四段,合作完成:①第六段写了石缝间的那一种生命形态?有什么特点?②找一句你难以理解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