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个文件,30多篇文章,约40000字。WORD编辑,图文并茂。
泪 与 笑
纪伯伦
我不想用人们的欢乐将我心中的忧伤换掉;也不愿让我那发自肺腑怆然而下的泪水变成欢笑。我希望我的生活永远是泪与笑:泪会净化我的心灵,让我明白人生的隐秘和它的堂奥;笑使我接近我的人类同胞,它是我赞美主的标志、符号。泪使我借以表达我的痛心与悔恨;笑则流露出我对自己的存在感到幸福和欢欣。
我愿为追求理想而死,不愿百无聊赖而生。我希望在自己内心深处,有一种对爱与美如饥似渴的追求。因为在我看来,那些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者是最不幸的人,不啻行尸走肉;在我听来,那些胸怀大志、有理想、有抱负者的仰天长叹是那样悦耳,胜过管弦演奏。
夜晚来临,花朵将瓣儿找起,拥抱着她的渴慕睡去;清晨到来,她张开芳唇,接受
柳笛声声
住在地质大院的孩子王是明明,所有的“螺螺兵”都听他的指挥,那时明明算是男孩儿中的老大,整天领着我们这些“鼻龙泡”,东杀西突,闹得整个大院鸡犬不宁,没有哪个大人不头疼的。
每次野外的男人们回来,告状的女人们总是络绎不绝地往我们这帮“捣蛋鬼”的家里窜,于是,那些犯了事的主儿,就战战惊惊地等着挨一顿“皮带炒肉”或是“竹笋炒肉”。
星期一,等到男人们一走,明明和他的部下又活血了。
我们每人腰里别着一把乌亮乌亮的“盒子炮”,枪是用上好的“金刚泥”做的,表面上了一层黑油漆,象真的一样。头上戴一顶用柳条扎的伪装帽,个个屁颠颠的跟着明明,俨然一支训练有素的“童子军”。
黄昏菩提
林清玄
我喜欢黄昏的时候在红砖道上散步,因为不管什么天气,黄昏的光总让人感觉特别的安静,能较深刻省思自已与城市共同的心灵。但那种安静只是心情的,只要心情一离开或者木棉或者杜鹃或者菩提树,一回头,人声车声哗然醒来,那时候就能感受到城市某些令人忧心的品质。
这种品质使我们在吵闹的车流里,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寂寞;在奔逐的人群与闪亮的霓红灯里,我们更深地体会了孤独;在美丽的玻璃帷幕明亮的反光中,看清了这个大城市冷漠的质地。
现代人更需要诚
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
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金门到厦门。他是厦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