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教案5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0/14 8:15:4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课时,约2240字。
《我与地坛》教案
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陈  怡
(一)教学目的: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及其对生活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体会景物描写的情味,品味并学习作者沉静、抒情的语言特点。
(二)教学重点:
1、筛选信息,理解把握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的内容;
2、学习本文表达思想内容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评价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死和生活的理解和态度。
(四)教学课时:二课时
(五)教学设计:
这节课的总体设计是想尝试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整合型课堂教学,课堂设计希望能够达到人机交互的方式,教师授课通过网页和课件进行讲解,因此授课地点选在学生机房。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希望学生在课前通过预习课文、查找相关资料,分组对四个主题(命运、意象、母爱、散文特点)进行讨论并总结出中心发言稿;在课内通过浏览相关网页资料,在大量读取相关信息的同时学会筛选信息,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得出自己的观点。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感导入
    大家第一次接触史铁生是在上一册写作单元,当时的课题?
——引出:“深入思考生活”。今天,深入思考生活成了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主线,而作者不仅对生有所思考,他对死亡也进行了一番思索。
二、了解作者、作品
学生浏览网页相关资料。(网页中涉及到作者介绍,
作者作品介绍,并附有许多相关的图片资料。)
史铁生曾说: “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
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去向”,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的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三、了解北京地坛
    文章在题目里便提到北京地坛,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呢?这带给作者无穷思索的地方究竟有什么玄机?请同学们浏览网页相关资料,筛选其中的信息放入相应的阅读反馈。
四、对课文第一部分的解读
文章的第一部分是写作者在园中的思考,请同学们围绕以下几个问题,浏览网页相关资料,在相应的讨论区中发表观点,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明确的评价。
思考题——
1、十五年来,作者思考了什么问题?他针对这些问题是如何解答的? 
2、我与地坛有着怎样的联系?
3、文中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折射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态?
4、作者在瘫痪后的漫长岁月中,由“失魂落魄”到小说获奖,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这样的变化,与地坛这个环境有怎样的关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