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视频素材
- 资源简介: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十分钟背诵(微课程).mp4
《春江花月夜》导练案(课前课后).doc
《春江花月夜》观察量表.doc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docx
姓名 吕江波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邮件
单位 威海市第三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春江花月夜》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第一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第三课,这是一篇唐诗中的“顶峰”之作。它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又如情感脉搏,使诗情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作者以月升、月悬、月斜到月落为线,细致描绘了春江月夜的景色;面对江天一色的美景,诗人思绪飞动,探寻宇宙哲理;后又联想到思妇怀人和游子思乡。诗人将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诗情、画意与哲理,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
二、学生分析
高二学生已有了一定诗歌鉴赏知识的积累,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思维比较活跃。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诗歌学习意味两点:一要背诵;二要分析诗人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学生不会诵读诗歌,也不愿诵读。对诗歌意象、情感、意境、手法等的分析和表达缺乏理性的表述。具体有效的引导学生诵读,自由地涵咏诗歌,体现选修课程的自主探究意识,探究诗歌意象感情是本节课最重要的学习内容。
三、教学目标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和把握古代诗人借助意象表情述意的方法,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②培养学生感受诗歌意趣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诵读品读经典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学生于诵读中品味诗歌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抓住主要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启发学生通过诗歌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领悟人生哲理;
②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③展开联想与想象,体味诗歌意境之美
【课上教学目标】:
1、通过听录音诵读在教师的诵读指导下,学生能用流畅的普通话和恰当的语气、语调、节奏朗读课文。
2、通过揣摩诗歌意象内涵,学生能够对意象的内涵做出分析鉴赏。
3、学生能够把意象和具体的语句结合起来,用准确的词语对诗中作者表露出的情感做出恰当的分析评价。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