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社区”余秋雨访谈实录文字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2320字。
余秋雨访谈实录
作者:朴素
朴素:我代表天涯社区及散文天下的网友热烈欢迎余秋雨先生光临散文天下论坛
淡蓝:欢迎余老师!
余秋雨:我是余秋雨。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聊天
余秋雨:天涯网友,大家好,很高兴参加这次在线交流
余秋雨:感谢天涯网友的热情,针对前几天网友的问题,我先回答几个。
网友--我是晓波:请问余秋雨先生,对八十年代的小作家有何看法。
余秋雨:我没有读过他们的作品。但是,有少年作家出现并受到大家欢迎,是一件好事。不必要对这种现象有太多的议论,因为这种现象永远也不会太多。
网友--亦水亦寒:请问余老师,您对中华文化作出了很高的评价,那么您认为21世纪真的将是中华文化的天下吗?中华文化能否引领世界文化的主流?现在提倡的儒家文化教育您对此有何看法?
余秋雨:在文化大转型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应该走在广大民众前面,用广大民众听得懂的话语引领大家完成观念转型、人格转型和行为方式转型。在欧洲,每一个文化大转型时期,无论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还是浪漫主义时期,大批知识分子的声音对广大民众起到了极其有效的指导作用。遗憾的是,在当前中国,基本转型的是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某些部分,而不是精神文化。很多知识分子所固守的观念,落后于广大民众;有一些知识分子的观念比较先进,但他们太看重自己的“精英”身份,与广大民众有很大的隔阂,广大民众并不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结果,也就丧失了自己的责任。
网友:你认为一个人怎么培养艺术修养?
余秋雨:艺术修养的基础是艺术直觉。有了艺术直觉,那么,前面所说的艺术知识、艺术理论则全盘皆活,反之,则全盘皆死。艺术直觉主要是指一个人对于艺术美所产生的全身心的迅捷敏感。几乎不必经过思考,你就能立即对眼前的艺术作品产生激动、震颤、厌恶、倦怠、顺适、畅快、气闷、烦腻等等感应,既灵敏又强烈。
朴素:余老师打字比较慢,请大家耐心等待。余老师会逐步回答相关问题的,谢谢大家的支持
余秋雨:请大家耐心一下,各位热情的问题会及时回答,谢谢
余秋雨:大家久等了
网友:您对中华文化作出了很高的评价,那么您认为21世纪真的将是中华文化的天下吗?中华文化能否引领世界文化的主流?现在提倡的儒家文化教育您对此有何看法?
余秋雨:21世纪不会是中华文化的天下,文化只有多元才有乐趣。有一种文化独霸天下,哪怕是我所喜欢的文化也是一种悲剧。这就像我们自己的心中一样,如果我心中的屈原和李白打倒了我心中的欧几里德和黑格尔,这难道是好事吗?
余秋雨:去年,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报告上说,对于哪种文化能不能独霸天下的问题最好的回答是南非大主教图图的一种说法:我们因差异而欣喜,如果没有差异,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太单调了。
文化就是要保护差异,所以中华文化不应该统治天下,就像世界别的文化不应该统治世界一样.对于现在提倡的儒家文化教育我并不完全赞同。
余秋雨:儒家文化要得到很好的保存,但是它必须要受到全人类终极原则和当代广阔时空的重新选择。否则,将是我们对儒家文化的一种幻想。我们不能靠着一种幻想来完成教育,中国古代有很多时候都非常强调儒家文化教育,结果都不是很好。就很能说明问题。
余秋雨:确认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健全当代的文化教育是两件事,我们容易混为一谈。我不相信一个满口儒家教条的人能够应对当代社会。
淡蓝:余老师第一次接受网络访谈,大家这阵势让余老师有点招架不住了,请各位给余老师点时间让我们一起感动!
网友:我是安徽人,请问余老师,作为安徽的女婿,您打算写一点关于安徽的东西吗?您在<抱愧山西>中提到曾经对安徽有过误解,说打算作文以澄清,只是到现在我等也未曾看到.安徽还是有很多值得一写的,且不说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