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590字。
更新理念 全面把握 优化方法 决胜中考
———初三语文教学与复习策略研究
一年一度的中考又将来临,初三的师生都进入了初中学习生活中最紧张、最忙碌的时期。这个学期时间短、任务重、范围广、内容多、要求高的特点,更要求我们从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和探索,筹划出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及后阶段的中考语文复习计划,有效利用好本学期有限的时间,则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校语文教研组在开学之初就以此为专题展开了思考和讨论,下面是我们的一些想法和建议,在此和大家作一交流。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
无论是新课的教学,还是整体的复习,教师是整个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思想观念、教学理念、知识储备、对新课程的认识、对中考信息的把握,都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效,影响着学生的中考语文成绩,所以,在学生努力学习的同时,教师更应认真学习,全面把握。
1、研读课标,明确要求
今年是新课程实施的第三年,是常州地区实施第一轮课改反映成效的一年,中考的成绩是这三年语文教学改革成果的最好体现。所以我们应该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抓住根本,坚持以新课程中的理念来统率和指导语文的教学和复习,始终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明确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引导学生体验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不断提高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最终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还应结合学校实际,巩固已有成绩,尽力完成本校的具体目标。
2、分析试题,把握趋势
从目前来说,常州市语文中考的命题原则和思路,以及语文试卷的格局、题型已基本稳定,一般是由“积累运用、阅读理解,作文”这三大板块构成,各项分值变化不大。所以我们有必要认真分析近两年常州的中考语文卷和江苏省各市县的优秀中考试题或试卷,抓住有效信息,结合自身经验和教学情况,分析今年的中考趋势和走向。(建议大家可以关注常州教育网洪编苏教版国标本语文教学中评价内容这一板块里的相关评价)。
3、关注动态,重视信息。
在整个教学中,要通过上网或阅读杂志等方式,密切关注与中考相关的信息,及时了解中考动态,尽量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要认真阅读05年的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范围、内容及要求,了解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题型、难度等。要充分重视并有效利用好方向性和针对性较强的《初中语文——学业考试复习指导》。该书对初中生在初中阶段应掌握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从复习目标到具体的复习指导,都作了系统的阐述,同时配置了一定量的练习,有利于学生自我巩固和自我检测。
二、充分重视文本的教学
九年级下册教科书从更高层次上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是整个教材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块。虽然本学期教学时间紧张、任务重,但也决不能忽视对教材的深入解读,不能为赶进度而草草了事,甚至去舍本逐末。教师务必认真钻研教材,明确重点难点,针对学生实际,精心选择教法,创设教学情境,以引发学生读书、思考和训练,并最终获得现代社会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要把课文上好,就要对教材有一个总体了解。本册书分为三大块:整合优化单元,专题,名著推荐与阅读。五个单元二十篇课文都具有很强的文学性。每个单元前编写了一则点拨性的介绍读书方法的短文,与九年级上册中的内容构成了“学会读书”系列,以此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并逐步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每篇课文的“探究练习”与单元后的“综合学习与探究”则从文化内涵、情感表达、语言揣摩和积累等方面,将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融为一体,帮助学生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与能力三统一的学习要求。两个专题,一为探究式的《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二是体味感悟式的《我心中的语文》,名著推荐与阅读的内容是鲁迅的《朝花夕拾》。全书在内容选择、编辑方法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
第一单元指导读书方法的主题是比较与辨微,阅读文本都是剧本。教学中应了解戏剧的有关知识,学习运用戏剧知识赏析剧本。理解戏剧的情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