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420个字。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
江苏版《语文》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十六课为:“师生自荐课文”,要求“老师和每个同学课前从报纸、书刊上选出一篇你认为写得好的介绍动物的文章,选好后,在文后写几句推荐语(理由),并给生字词加上注解,几位同学共同研究,集体设计几道‘探究、练习’题”。
对新课程改革中设计的这一课,我们是这样理解的:这一课的设计旨在体现教材对于师生互动、平等对话要求的实现并做到师生完全平等,共同分享彼此的体验和认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从而求得新的发展。
考虑到第四单元(动物世界)和综合实践活动:“保护野生动物”的特点,我们决定选《斑羚飞渡》作为推荐课文。
课时:两节课,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多媒体教室)
一、导入
在第四单元里,我们结识了一些动物朋友,有乖巧可人的小松鼠,神秘有趣的金龟子,还有憨态可掬的大熊猫。
[屏幕显示]根据语言提示“飞入”相关动物图片。
今天,老师会向大家介绍一位什么样的动物朋友呢?
[屏幕显示]由“?”变为一“斑羚”头像。
老师向大家推荐一篇文章:《斑羚飞渡》。
[屏幕显示]一群斑羚飞奔图。
二、感知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1、将事先准备好的印刷材料《斑羚飞渡》分发给每一位同学,要求在7分钟内看完全文并略作批注。
2、[屏幕显示]“你感动了吗?你是在哪里被感动的?”
抽2~3名中等以上的同学谈他们的感想。
老师谈自己的感想:读完这篇文章,“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搭起一条生存的道路”这句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可敬的老斑羚们,为了种群的繁衍,甘愿从容赴死。在飞渡过程中,没有一只老斑羚企图苟且偷生,临阵退缩;没有因为出现求生的机会而互相拥挤,争夺。整个飞渡秩序井然……令人悲痛的是,这群斑羚“恰恰是奇数”。当所有老斑羚葬身悬崖,小斑羚逃出厄运之后,“镰刀头羊”却孤独地站在伤心崖上。因为它没有可以搭载的伙伴。终于,它在祝愿生者的同时,“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
读完此文,让我感慨,让我震惊!在保护动物成为人类共识的今天,却仍然有动物在人类的视野中悲壮赴死。同学们,作为万物灵长的我们,你难道就没有一点感触吗?
再抽几名同学谈感想。
3、老师归纳:读完这篇文章,相信每个同学都能从老斑羚们身上受到很多启示,懂得很多道理。这样的文章,该不该推荐给大家?(学生答:该!)入选教材的文章,一般要给生字词加上注解,课后还须配上几道“探究、练习”题。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