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情感的回归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260字。
语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情感的回归
新课标提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语文教学强烈地呼唤着学生情感的回归。可是现在学生的情感却被肯德机、游戏机所擒获,出现了情感荒漠化的现象,成长岁月中,他们忽略了太多太多,因此他们实在需要一个时间,一份空间,来好好的整理一下被他们所遗弃的情感,去走近父母,去感受他们如山的父爱,如海的母恩,去解读他们内心深处的快乐与悲哀……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至爱亲情教学”中,作出了一点探究。
一、播放音乐,创设情感
音乐,本身就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丰富人的想象力,激发人的情感。它有时甚至比老师空洞的说教更有感召力。播放音乐或歌曲,创设情感,能让学生在音乐中产生情感的共鸣。
我在进行作文指导《我的父亲母亲-----在细节中感悟真情》时,首先满怀激情地讲述了韩红演唱的《天亮了》幕后的生命的故事,然后播放这首歌曲,那激昂的旋律强烈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我发现有部分学生已在小声地抽泣着。接着,我借用音乐或歌曲,加深对父爱母爱的理解,让学生在一首动听的歌曲《妈妈》声中,走近父母,去解读他们白发和皱纹的不易,回忆与父母相处的片断。因为大部分同学是寄宿生,他们有很深的情感体验,很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那一堂课很多同学都泪流满面的讲述了父母爱的感人细节。借用音乐或歌曲,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音乐与文学都是艺术,在反映生活和表达感情方面有许多相通之处,因此我们可以特定的课堂环境下借助音乐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课文,如《背影》这篇课文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表现的父亲的深深的爱子之情,在把买橘送别时感人的细节处理完毕后,我适时的播放了《背影》这首歌曲,教室里鸦雀无声,都被深深地震撼了。语文教学中渗入恰到好处的音乐,让音乐为语文课增添新鲜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