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文言文名句诵读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1/2 20:52:2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1230字。
名句诵读全攻略之文言文名句诵读
(朝代顺序版)
江苏省如东县孙窑初级中学(226402) 宋彬斌
春秋时期
《曹刿论战》 选自《左传》 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 编年体史书
1、毛主席在《中国革命的战争问题》中曾对《曹刿论战》的内容作了高度概括:“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叙述了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长勺,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这里,“取信于民”是指鲁庄公说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彼竭我盈”是指“齐人三鼓”之时,因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辙乱”、“旗靡”是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发现的。
2、侧面反衬曹刿高度的爱国热情的句子是: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全篇是紧扣住:“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一句来展开的,其中“远谋”是论战的中心。
4、在论战前准备中,体现鲁庄公之“鄙”的句子有“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和“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5、在战时和战后体现鲁庄公 “鄙”的句子有:公将鼓之、公将驰之、既克,公问其故。
6、文中的“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曹刿认为鲁庄公“可以一战”的理由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长勺之战中曹刿两次阻止鲁庄公的行动。他两次说“未可”的原因分别是: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而曹刿在彼竭我盈时才发动反攻,在视其辙乱,望其旗靡之时,才开始追击,最终取得了胜利。
《论语》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 孔子 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
1.《〈论语〉六则》中论述学习态度的语句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述学习方法的语句是“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默而识之”;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语句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为师之道的语句是“诲人不倦”;论述从师之道的语句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述个人修养的语句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你时,你应像孔子在《〈论语〉六则》中所说的那样,采取正确的态度: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生活中表示既要善于学习他人好的方面,又要善于从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训,我们常常要引用《论语》中孔子的一句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2008年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届时北京乃至全中国人民都会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可以用来表达这种喜悦的句子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论语〉六则》中孔子给自己提出三条标准①默而识之②学而不厌③诲人不倦。
6、《论语》中“是以谓之‘文’也”中的“是”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7、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引用孔子《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