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高效,有序——我的课堂教学探索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720字。
民主 有序 高效
——我的课堂教学探索
内乡县高级中学 李慎丽
引 子
2003年12月我参加了学校举行的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执教的篇目是韩少功的散文诗《记忆》;2004年4月我又参加了由县教研室主办的优质课竞赛,执教的篇目是节选自《三国演义》的《失街亭》一文,体裁上属于相对浅易的文言小说。两次参赛的篇目不同,文章体裁不同,面对的学生不一样,评委老师也完全不同,但都取得了相对优异的成绩。一时间,我有点飘飘然:多年的辛苦总算没白费。
可就在我自我陶醉的同时,耳边却传来了一些声音:首先是来自学生的。有的说:“李老师很会讲课,讲的也算精彩,但不知为什么,她讲完后我往往觉得没有得到多少东西。”有的说:“李老师责任心很强,但有一点不好,好多东西我们一看就会得,她却讲个没完,真没劲呀!”更有不客气地话:“说也奇怪,李老师不讲时我还明白点,怎么她越讲我越糊涂啊!”……其次是来自评委老师的。“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教法相对灵活,富有激情,但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好课相比是有很大距离的……”一时间,我陷入了痛苦和困惑之中:语文课,我到底该怎样上?自登上讲台的那天起,我就要求自己做一个合格的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为此我始终把“激情似火,师爱荡漾,功底深厚,锐意创新”当作自己课堂教学的标准,并时刻为之努力,可紧追慢赶,我还是落后了!
反 思 篇
“教,然后知困。”
因为不甘心,因为想做一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我带着一系列问题开始进一步深入研读新课程改革的相关文章,学习新理论,树立新理念,来对照反思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
问题一 我的师生观 实施新课程要求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而一直以来我心目中的师生关系就如韩愈在《师说》里所提到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就是要通过讲授传给学生知识,学生就应该从老师的讲授中获取知识。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就把课堂变成了自己单极表演的舞台,力争使自己成为知识的化身,似乎无所不能。而学生在我眼里就如同一张白纸,他们想什么,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我很少去想。这就导致我在教授《记忆》这一课时错误的定位。《记忆》是一篇散文诗,编者把它定位为自读课文,可我在备课的过程中却认为散文诗历来难懂,只靠学生自己读怎能读懂?于是把它定位教读课文,因此不遗余力地收集资料,设计课件,力争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全盘塞给学生,就连诵读课文我也怕学生读错了字或读不出文章的韵味,自己包办了。效果可想而知:尽管我在课堂上自己讲得神采飞扬,陶醉于其中;学生和评委老师并不领情:有必要讲这么多吗?哪些是学生最需要的?于是左顾右盼者有之,奄奄思睡者有之,少数瞪大的眼睛充满的只是疑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严重挫伤,兴趣被扼杀,本来活跃的思想窒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