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480字。
《乡愁》实录
广东碧桂园学校 常 胜
一 引 言
师:首先,我请同学们来听一首歌曲,一首中国人的歌曲,一首中国人必须听的歌曲。(播放歌曲)
师:这首歌曲是根据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谱曲改编而成。这首诗歌自1992年以歌曲的形式从台湾穿越海峡来到大陆以后,就备受人们的关注。 2002年一部反映郑成功后人生活的电视片《闽南名流世家》就是选取了余光中的《乡愁》作为主题曲,并且获得了当年金鹰奖的最佳主题曲奖。 前两天我在浏览网页的时候,惊喜的发现,我国著名的摇滚乐队黑豹乐队将以他们特有的方式隆重推出《乡愁》清唱。
二 整体把握
师:余光中的《乡愁》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如此关注呢?下面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诗歌,请大家看大屏幕——齐读。
生(齐读)
师:刚才读了一遍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你觉得自己真的被这首诗感动了的请举一下手。(大部分同学举起了自己的手)
师:这首诗为什么拨动了千万人的心弦,为什么引起了那么多人的关注呢?究竟它好在哪里呢,我想听一下同学们的意见,你们按小组讨论的方式,呆会儿把讨论的结果告诉我。
师:(问科代表)你觉得需要多长时间?
科代表:三分钟。
师:那就给你们三分钟。(学生讨论,老师巡视)
师:好的,时间到了!谁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1:我觉得这首诗简单而又有层次感,并且本身又很有内涵,表达了全部华人的心声,特别具有感染力。
生2:这首诗采用《诗经》中“复踏”式,读起来朗朗上口,又很有韵味。而且在这首诗按:“小时侯——长大后——后来——现在”来写,条理非常清楚。
生3:这首诗的语言特别精练。
师:好的。还有没有?
生4:作者把自己四个阶段所感受的乡愁,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种不同的事物上。
师:不错。我想问你一下,乡愁是抽象还是形象的?
生4:应该是抽象的。
师:诗中化抽象的乡愁为形象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种“化抽象为形象”的写法在我国古诗词中是经常使用的。
李清照在《武陵春》一词中写道: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李煜的《虞美人》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贺铸在《青玉案》有这样的句子: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这些化抽象为形象的诗句让“愁”更可感。
三 朗读指导
师:有人说,一首诗歌,只有读出来它的生命才得到最完美的展示。我们朗诵,要将诗歌潜在的生命喷发出来,这样的朗读才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那位同学来朗读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不少学生举手)
生1:(朗读)。
师:读得不错,谁能比她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