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课堂实录13
- 资源简介:
约4990个字。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下面看大屏幕,预学时,你关注了这一组词吗?每个词读两遍,速度不要快。
屏显:
祸不单行满院狼藉惨淡
赋闲踌躇蹒跚颓唐
情不能自已琐屑
情郁于中大去之期
(学生齐读。教师抽查学生解释词语。)
师:下面大家将这一组词语再轻轻地自读一遍。(学生小声朗读)谁来说说朗读后的感受?
生1:惨淡
生2:凄凉
生3:伤感
生4:心里感觉很灰暗,压抑。
师:是的,老师读了以后感觉有一种说不出的沧桑感。也许还真没有一篇课文的重要词语集中在一起会给人这样的感受。作者为什么想起要写这篇文章呢?我们看屏幕,看看作者自己是怎么说的。
屏显:
写作缘由
朱自清:
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
师:是因为父亲的一封来信。作者所引的信中的那句话,在文中的哪里?请画出来。(学生圈画)大家一起读。(师深情范读。教室里短暂静默。)
师:身体平安,又何来膀子疼痛?只是“举箸提笔”之不便,又何来“大去之期不远”呢?父亲到底想和儿子说什么呢?
屏显:
读一读,这不足30字的文字里,包含了父亲怎样的心愿?
生5:对儿子很是思念。
生6:要儿子尽快回去看看他。
师:很有道理,作者读了这里以后,也是泪如泉涌。文中作者怎么写的。一起读读看。
(学生齐读“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师: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一下子激起了作者对父亲的回忆,那“最不能忘记的背影”在哪里看到的呢?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的?请圈画出来,读一读。
(学生在文中圈画,自读。教师巡视。)
师:大多数同学画好了。请你来读一读。
(生7朗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师:这位同学找得很准确。这是父亲在浦口车站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大家细细地读,进行圈画、批注,说说你关注了哪些词语,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