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中学2006届高三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古诗鉴赏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2/5 18:14:2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1500字。
黄冈中学2006届高三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2)
   撰稿人:毛元德
2  古诗鉴赏
★专题精讲
    一、考纲要求
    (一)鉴赏占代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二)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重点、难点、热点透析
    2002年起全国高考诗歌鉴赏由客观题改为主观题形式,考查范围仅限于古代诗歌,考查重点在于鉴赏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其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总体说来,诗歌鉴赏历来是广大考生的难点,究其原因,要么是诗词知识匮乏,要么是不善于多角度品读作品而不得以“跟着感觉走”,如此等等。下面从鉴赏的多角度方面谈几点看法。
    1.对古代诗歌形象的鉴赏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就是把握文学作品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艺术形象不仅指人物形象,还包括诗歌中的意象。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景色及活生生的人,一旦笼于诗人的笔下,就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主要有:①豪放洒脱的形象;②忧国忧民、青衫泪沾的形象;③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④爱惜人才的形象;⑤儿女情长的形象;⑥为国戍边的征人形象;⑦四处漂泊的游子形象;⑧品行正直、德性高洁的志士形象等。
    2.对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优美、生动、传神、精练、隽永,以及语言风格特点。诗歌的语言风格主要有:①平实质朴;②含蓄隽永;③清新雅致;④形象生动;⑤绚丽飘逸。
    3.对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
    从风格流派看,如陈子昂的愤激慷慨,李白的奔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绮丽精工等。又如宋词有婉约与豪放之分。从表现手法看,如:①比兴手法;②对比手法;③象征手法;④使用典故;⑤渲染烘托;⑥托物言志;⑦运用修辞格;⑧不同类别、不同角度的描写方法;⑨情景交融;⑩借古讽(喻)今等。鉴赏其表达技巧,就是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作品中起了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等。(有时候还要注意同其他相关作品进行比较。)
    4.对古代诗歌内容的鉴赏
    古代诗歌的内容大体可概括为:①写景抒情;②咏物言志;③边塞征战;④怀古咏史;⑤即事感怀;⑥羁旅行役。
    5.对古代诗歌情感的鉴赏
    诗歌是抒情的语言艺术,准确鉴赏诗歌的关键在于把握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一般有以下一些感情种类:①惜别之情;②黍离之情;③思乡之情;④怀古之情;⑤讽喻之情;⑥报国之情;⑦咏景之情(热爱自然);⑧恋友之情。
    6.对古代诗歌体裁的鉴赏
    古代诗歌的样式很多,但每一种样式相对都有比较固定的格式,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为我们阅读和鉴赏提供了比较方便的切人点,因此,熟知常见的一些诗歌样式就显得必不可少。(具体的古代诗歌体裁知识此处从略)
    三、方法与技巧
    诚然,诗歌鉴赏的方法涉及方方面面,一般来说,解答诗歌鉴赏题,首先需要考生有一定的阅读量,储备相关的诗词阅读和鉴赏知识;其次,审准题意,有针对性地调动鉴赏诗词的相关知识进行合理、有效分析;再次,需要掌握鉴赏的一些方法,如整体把握,捕捉关键词句等;最后,在表达上要尽可能用“诗化”的语言(简洁优美)组织答题。
    四、命题推想
    综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古诗鉴赏题命题将会更加灵活且不可避免地走向个性化阅读形式。大体上可以这样预测:篇幅上仍会以短小诗、词、曲为主,形式上要注意两篇作品的比较阅读,要求上还会以语言、形象及表达技巧的鉴赏为主,同时兼顾内容方面的考查。值得注意的是,高考中古诗鉴赏题的考查还有可能检测对短小古典散文的鉴赏能力。这一切在平时的备考中不能不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话高考
    【例1】(2004湖北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临长江。此诗或题《江南意》。
    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 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解释第三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答:                                                                   
    解析  这道题综合考查了列诗歌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的鉴赏。这首五言律诗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代表作,他是洛阳人,一生“常往来吴楚间”。此次出行,是他经镇江到江南去。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首联以对偶句式起,先写“客路”再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思已流露出来;颔联写涨潮时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岸似已消失不见,船上人视野更加开阔,而“风正一帆悬”一句巧妙地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恢宏之景展现出来,至于“失”好还是“阔”好.只要将诗中所表现的意境赏析出来即可(应该说两个字各有妙处);颈联“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更替,是那样匆匆,用“生”、“入”二字加以拟人化描写.怎不叫客路上的诗人顿生思想之情?尾联写一群大雁北归,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传说,于是托大雁飞过洛阳时代为问候家里人,这两句与首联遥相呼应,使全篇笼罩了一层淡淡的思乡愁绪。
    答案  两字各有其妙,闲此说哪个字好都不能算错,只要能把妙处体会得比较准确就行。说“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丽与水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说“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电更为响亮。(如果有学生说两个字都好,而且把各自的妙处都体会得比较准确,也应给分。)第三联是说红日紧贴尚未退尽的夜色在江面升起,旧年还未过完而江面上已经春意盎然。此联看似写景,而昼夜轮回、季节更替、时光流逝、游入未归的思乡之情已经暗寓其中。
    点评  本道题设问点较多,但前后内在照应很好,便于考生准确审题和解读作品。首尾两联容易理解,难点恰恰在于中间两联:炼字之妙,造句之工,写景之奇,抒情之巧,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