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资源简介:
约4540字。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湖北省武穴市实验中学 张文洁
如果说知识是浩瀚无垠的大海,那考试则是让学生面对一湾海水去感受大海的澎湃,去拣拾海边的五彩贝壳,去体验海风的轻柔、海浪的汹涌。而对那一湾海水的认知则来源于教师的一碗海水,你给学生一碗怎样的海水,学生在考试时眼前就会展现怎样的大海。你给了学生一碗琼浆玉液,学生在畅快痛饮的同时,也会将它转化为素养和能力,在考场上也就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了。
作为仅将面临中考的毕业班语文教师,该怎样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备考呢?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许多语文老师常被一个问题所困扰:复习计划如此周密,为何复习效果不明显,甚至有的学生经过总复习之后成绩反而会下降?
冷静思考不难发现,是我们的复习备考走入了误区,而我们自己浑然不觉。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调能力培养 忽视基础积累
一些老师由于片面理解了《中考说明》中有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和“中考命题重在能力立意”等方面的表述,忽视了基础积累对提高能力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有关字词读音和写法的题目依然在考试的范围之内,对古诗文名篇名句背诵默写及名著等知识的考查依然占有一定的比重。虽然考查的目的着眼于理解和运用,命题的形式也有所改变,但仍要以知识积累为基础。离开这一点,而去大谈能力的提高,显然是不明智的。
二、陷入资料泥潭 忽视课本知识
复习中经常存在由于过分依赖和迷信课外复习资料从而忽视课本知识的现象,有的甚至认为课内教学可有可无,进而造成学生掌握知识不牢固,直接影响其理解、运用和阅读及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 强化阅读复习,淡化作文训练。
语文中考命题趋势越来越明朗;侧重于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两项能力是语文教学效果的最高表现形式,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绝大多数初三语文老师在制定复习计划时,也考虑到这两项能力。但在具体实施复习计划的过程中,阅读复习往往被得到强化,而作文训练却常常被忽视。究其原因,阅读复习的范围较窄,无非是有限的基本课文中的重点篇目,花大量的时间复习,也许在中考中能碰上几道题,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作文训练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预期效果的,作文水平高低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题能力等综合素质密切相关,而这些综合素质都是学生长期在语言训练中形成的,非短期训练所能奏效,教者感到无处着手。久而久之,作文训练就成为语文复习中的难题!
四、大搞题海战术 忽视应考策略研究
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有时我们仍以做题为乐,把大量做题当作复习的主要手段,看成提高考试成绩的“杀手锏”。但是由于对试题及策略研究的研究不够深入和细致,训练题目的选择缺少针对性,从而陷入了费时、低效的怪圈而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