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700个字。
重要作家作品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大街镇海浒学校(中学部)李忠明
1、中国古代重要作家作品
《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本只称为《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诗篇形式以四言为主,运用赋、比、兴的手法。《诗经》对我国二千多年来的文学发展有深广的影响,而且是很珍贵的古代史料。《关雎》《蒹葭》入选为课文。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课文有《(论语)八则》。
《左传》,亦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相传春秋时鲁国史左丘明所撰。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优美,记事详明,为中国古代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曹刿论战》入选为课文。
《晏子春秋》,后人搜集春秋后期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晏子使楚》入选为课文(新编)。
《战国策》,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西汉末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邹忌讽齐王纳谏》入选为课文。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列御寇著,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愚公移山》《两小儿辩日》入选为课文。
《孟子》,儒家经典之一。战国时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著。一说是孟子弟子、再传弟子的记录。现存七篇。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为研究孟子及思孟学派的主要材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入选为课文。
《吕氏春秋》,亦称《吕览》。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杂家代表著作。《刻舟求剑》入选为课文(新编)。
韩非,战国末哲学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著作有《韩非子》。《郑人买履》(新编)《扁鹊见蔡桓公》入选为课文。
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我国最早的通史。此书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书中不少传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后世史学与文学都有深远的影响。(陈涉世家)入选为课文,《田忌赛马》选入“专题”。
曹操,字孟德,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观沧海》《龟虽寿》入选为课文。
陶渊明(365或372或376~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散文《桃花源记》、诗歌(归园田居)(其一)《饮酒》入选为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