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060个字。
文化文学常识及作品欣赏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大街镇海浒学校(中学部)李忠明
1、文化常识
(1)古人称谓
①古人的名、字、号:古人幼年时取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名和字均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如诸葛亮姓诸葛,名亮,字孔明;辛弃疾,名弃疾,字幼安;张岱,名岱,字宗子、石公。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长辈称字表示礼貌和尊敬。有时,字后附美称。如王毅叔远甫,表示姓王名毅,字叔远,“甫”则是附在表字之后的男子的美称。
号又叫别号、表号,由自己取定,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如李白自号青莲居士,杜甫自号少陵野老,欧阳修自号醉翁、六一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谥号是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如王安石谥“文”,称为王文公;周敦颐谥“元公”,称周元公;海瑞谥“忠介”,称海忠介。
②古人的代称:如用“龀”指七八岁的孩童,用“垂髫”指小孩,用“冠”或者“加冠”指男子进入成年,用“黄发”指老人,用“布衣”指平民,用“迁客”指谪迁的人,用“足下”指对方等。
(2)古代职官
①公、侯、伯、子、男:古代的五等爵位。王以下的第一等为公,一般的大国为侯,小国为伯、子、男。先秦诸侯也通称公或侯,如齐桓公也称为齐侯,《扁鹊见蔡桓公》中的“蔡桓公”又称为桓侯。
②职官任免专称:
拜:授给官职。除:免去旧职而任新职。授:授予宫职。擢:选拔,提拔。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低官职调动,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诗标题)。罢:罢免,停职。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即作于他罢和州刺史任回洛阳的途中。免:免除官职。谪:降职并远调,也称“贬谪”。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黜:废黜,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
(3)古代地理
①郡: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周代时郡小县大,战国时逐渐变为郡大于县。秦灭六国后,正式建立郡县制,以郡统县。如《陈涉世家》中有“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句。汉代沿袭郡县制。到隋、唐时代,有的称州,有的称郡。到宋代以后,不再称“郡”,而称“州”“府”。但有时也会沿用古称,如《岳阳楼记》中提到的“巴陵郡”,即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