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课时,约2120个字。
4.诗两首
教学目标:
1.理解这两首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2.学会诗歌中的象征手法。
3.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感受,想象和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真的不遂人愿。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今天我们来学习普希金的一首小诗,看看他是怎样面对人生的。
(二)新授:
1.作者介绍:亚历山大·普希金,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不仅是“俄罗斯文学之父”,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他一生热衷于革命,他的思想和诗作,引起沙俄统治者极端的不满,曾两度被流放,最终死于沙皇政府的阴谋之下。这首诗歌就是写于流放期间。
2.感知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结合老师的介绍思考问题: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2.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3.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
1.这句话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2.这首诗分两节,第一节,作者以诚挚的态度告诉我们:在逆境中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和信念。感情上不要悲伤,情绪上不要急躁,要有乐观的态度,相信“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第二节,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只是暂时的,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首先;他肯定即使有了正确的态度和信念,忧郁也是难免的,但“不经风雨,哪能见彩虹”,今天的磨难将是宝贵的财富,将成为今后的美好的回忆。诗人在四年被流放南俄期间的坚定信念,他在被流放期间,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具有不畏困难的精神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