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817字
一、1999年《考试说明》要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三、重点
标点符号的综合运用。
四、难点
标点符号的用法。如何突破难点呢?一是要深刻理解各种标点符号的定义;二是要记住一些容易出现错误的例句。下面将标点符号用法中较难掌握的几种列出,请对照阅读“复习辅导”中相关内容,务求突破。
1.分清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区别句号、问号、叹号所表示的不同语气,从而掌握这三种句末点号的用法;
2.分清句子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掌握顿号、逗号、分号、冒号这四种句中点号的用法;
3.依据引文在句子里的地位,确定引文后点号的位置;
4.冒号中表示总说与分说的用法和破折号中表示说明或注释的用法的区别;
5.区分句内注释和句外注释,确定这两种注释所用括号的位置。
典型例题解析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画线处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
[ ]
“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①这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联。“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②它借狐鬼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高人一等”,是评价蒲松龄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入骨三分”,则概括了他在艺术上的成就。今天这节课要学习他的名篇③促织,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④
(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
[答案] A
这一题重点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这道题的正确选项是A项。全句开头的“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其实不能算一句话,而且后面还紧跟着“这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联”,用“这”复指前面的对联,文气连接很紧,所以①处不能用句号,只能用逗号。句中引用“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和“入骨三分”来分别说明《聊斋志异》在题材内容上的特点、蒲松龄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和艺术上的造谐,这三句是并列的,因此每句后面用分号隔开。但“它借狐鬼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一句并非与这三句并列,而是对“‘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一句的补充,进一步交待这种题材内容的写作目的。因此②处不能用分号,只能用逗号。“促织”是《聊斋志异》中的一篇故事,根据《标点符号用法》,书名和篇名都应使用书名号,所以③处正确的标点符号是书名号,不宜用双引号。最后结尾一句,虽然句中出现了“是否”这样的疑问词,但开头说“让我们来看看”,这显然就不是疑问句,而是陈述句或类似于祈使句子的句子,所以④处不能用问号,只能用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