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ppt224
- 资源简介:
课件共22张,学案约16990+4690字。
《项脊轩志》学案(第一课时)
姓名: 班级: 学号: 组别:
一、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2、掌握“归”“过”“置”等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3、了解作者及唐宋派。
二、学习重点
1、掌握“归”“稍”“置”等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本文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来表情达意的方法及语言清新凝练的特点。
三、学习过程:
(一)导入:
(二)自学指导
指导一:朗读全文,给下列字注音(5分钟)
修葺( ) 栏楯( ) 偃仰( ) 迨( )
异爨( ) 阖( ) 扃牖( )( )
项脊轩( ) 渗漉( ) 兀坐( ) 万籁( )
垣( ) 犬吠( ) 考妣( ) 象笏( )
老妪 ( ) 呱呱而泣 ( ) 长号( )
指导二:阅读下面“作者及题解”内容,把重点内容划出来。(2分钟)
题解:《项脊轩志》是散文家归有光的代表作。项脊轩,书斋名。是作者家中的一个只有一丈见方的斗室。为什么给书斋取这样一个名字呢?据说有双重意思: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颈脊之间,故名;一是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有追念祖先的意思。轩,这里指小屋,即书斋。志,记。
作者:归有光,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号项脊生。江苏昆山人。从小勤学,爱读司马迁的《史记》,相传他曾用五种颜色的笔圈点《史记》。九岁能属文,以同邑人魏校为师,通经史,善古文。嘉靖十九年(154)中举人。其后二十余年,八次会试不第。后移居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安亭江上,读书讲学达二十余年之久,生徒常达数十百人,被称为震川先生。嘉靖四十四年(156)始中进士,授长
……
16.《项脊轩志》第一课时:词类活用
班别: 姓名: 学号: 组号: 成绩:
1.15分钟完成:通读课文第一、二段,补充横线上的重点字词翻译。
项脊轩, 。屋里仅仅 ,只可容纳一个人居住。这是已有上百年的老屋子,(屋顶墙上的)泥土从上边漏下来, ;每当移动书桌时, 。又朝北,不能照到阳光,天一过中午就已经昏暗。 , 。在前面开了四扇窗子, ,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反照,室内才明亮起来。又在庭院里错杂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 。书架摆满了书籍,我安居室内,吟诵诗文,有时又静静地独自端坐,听到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 ,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 。 ,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来,花影摇动,很是可爱。 ,有许多值得高兴的事,也有许多值得悲伤的事。
在这以前, 。 ,在室内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 , 。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 。家中有个老婆婆, 。这个老婆婆,是我死去的祖母的婢女, ,先母对她很好。房子的西边和内室相连,先母曾经常常来。老婆婆常常对我说:“ 。”老婆婆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呱呱地哭泣; :‘孩子是冷呢?还是想吃东西呢?’我隔着门一一回答。”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起来,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泪。
2. 合作探究:词类活用
例句 指出活用类型并解释 找找活用的特点或规律
(1)前辟四窗
(2)东犬西吠
(3)骊山北构而西折
(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5)顺流而东也
(6)垣墙周庭
(7)明月半墙
(8)客逾庖而宴
(8)亦逐增胜
16.《项脊轩志》第二课时:句式
班别: 姓名: 学号: 组号: 成绩:
1.15分钟完成:通读课文第三段,补充横线上的重点字词翻译。
,有一天,祖母来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