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80字。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兴奋点的巧妙设置
嘉兴三水湾中学 niyueping
抓住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点进行教学,能够以点带面,激活课堂,启发学生心志,产生共鸣、碰撞,走向与文本、教师、同伴的深入对话,从而进行深层的多向思考与探析。其中的关键点之一 “兴奋点”的作用不可小视,笔者在此与同行交流一下平时积累下来的浅见拙实。
传统教学忽视学生的能动性,老师是绝对的权威、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只是应声虫、承受者,只能被动地接受灌输。或者成为老师的套中人,被其牵着鼻子走,直至入瓮,正如李镇西所说:“在教师的一步步提问,学生的一次次回答和教师对学生答案的纠正中,学生成了教师思想的俘虏!学生没有一点个人创见,教师也不允许学生自己对文本进行富有个性的创造性理解,学生要做的,只是充当教师见解的复述者!”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在新课标的倡导下,语文课堂发生着变化: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他们积极参与教师教学的过程;学习成为学生基于个人经验基础上建构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发展的过程;教师从“单纯道德说教”转变为“确立人格楷模”,从“灌输现成知识”转变为“共同建构知识”,从“提供标准答案”转变为“共同寻求新知”。⑴看,课堂上林立的手臂,生生之间,师生之间面红耳赤地争论,大量信息走入课堂。在如此大好的教学背景下,教师是大有可为的。巧设教学兴奋点,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设置兴奋点,首要条件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学生爱老师爱语文。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嘛!那么老师一定要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情趣,良好的教学姿态。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走近你,走进语文课堂,才能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个人当他兴致勃勃时,对周围所发生的任何事情都表现兴高采烈,甚至平时不关心的事也能引起他愉快的情绪体验。这恰恰是教育的好时机。兴趣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对智力发展起促进作用。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美国拉扎勒斯等人研究了兴趣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他将高中学生按照智力和兴趣分为智力组和兴趣组。智力组学生的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