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190字。
课外说明文语段系列指导之一
目标与策略:
就科普类说明文而言,语段阅读主要考查以下几个内容:
①理解重要词语和语句在文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②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和材料。
③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④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理解重要词语或句子的含义,往往需要我们理解词语的指代含义和具体含义。
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和材料是说明文阅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这是做好每一道题的基础,只有适当地筛选信息,才可能准确、全面地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
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不太会直接出考题,主要是为了帮助阅读理解,帮助筛选信息。
说明文阅读主要考查学生的筛选、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
实例解析:
病毒——人类的竞争者
[美]詹姆士·崔费尔
或许有人看过电影《星际旅行》,影片中的医疗技术是非常先进的。他们的大脑外科手术只需要把一些仪器放在病人的前额上,就能为躺在病床上的病人做出完整的诊断和治疗。虽然有这么精湛的技术,但他们还是治不好日常的感冒。今天,我们对病毒的研究越深,就越能发现这个电影竟是准确得令人吃惊的预言。
病毒,可以说是我们所知无生命的东西中最复杂的,或者说是有生命的东西中最简单的。到底怎么说好,要看你如何定义“生命”一词。病毒的构成,是DNA的分子或是其近亲RNA,被包围在由蛋白质构成的壳内.这外壳能骗过细胞,让它以为病毒是有资格进入其内部的。一旦进入细胞内部的作业区域,病毒就脱掉外壳,欺骗细胞的化学固定运作方式,制造更多的病毒。这个过程一直进行到细胞的资源用尽为止,这时复制的病毒就移动到细胞的外面去侵略其他细胞。因此,虽然病毒本身不能像生物一样复制自己,却能在找到合适的健康细胞时通过复制来繁殖。
病毒的生存方式,解释了为什么治疗病毒引发的疾病会如此困难。因细胞侵入而引发的疾病,可以用抗生素来治愈.许多抗生素的工作原理,是将抗生素本身附着于制作细胞外壁所必需的分子上,因而可以防止新的细胞壁被复制出来。但是病毒并没有细胞壁,任何杀死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的药物,也会杀死附近健康的细胞。要和病毒作战,就必须深入到细胞自身内部的化学运作中,这是我们现在才开始学习的事。事实上,目前我们对抗病毒最有效的防御,是使用能启动人体免疫系统的疫苗。利用这样的疫苗,我们终于在全世界消灭了天花, 美国已使小儿麻痹等病毒不再是重大的保健问题。然而,艾滋病病毒的散布是致命的,它提醒我们知道,在没有有效疫苗的时候,病毒疾病是如何肆虐的。
病毒常用的武器有病毒的突变和它们从一个病毒转移核酸到另一个病毒的能力。你身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一) 把“绿色”穿在身上
① 将绿色环保作为理念引入时装,始于80年代。1997年2月,在德国杜塞尔多夫最新成衣展中,首次集中展示了环保服装,并颁发时装环保奖,将绿色环保理念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得环保、休闲、健康等开始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这股强劲的绿色时尚潮流,将引导我们走向21世纪。
② 置身于被“文明”践踏得千疮百孔的地球,人们在饱尝自己破坏环境的恶果之后,终于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于是,80年代的艺术家们开始用自己的作品来警告社会。如不少服装设计师在素色大T恤上,鲜明地写着"拯救地球"的口号。这是最初的环保卫士们普遍使用的方法。
③ 此后,回归自然开始成为一种设计理念进入服装设计师的视野。于是,80年代以来休闲风一直强吹不衰。设计师们纷纷从大自然中吸取艺术创作灵感,并使用天然纤维面料生产服装。天然纤维的棉、麻、丝绸面料的设计及消费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这是环保服装发展的第二阶段。到了环保服装发展的第三阶段,服装设计师则更主动地将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