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世界的本质》学案1
- 资源简介:
约3200字。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A区高三政治 路发彦 2018年1月
一、考纲预览
1.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常考点)。
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常考点);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常考点)。
二、基础知识
(一)哲学的物质概念
1.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2)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产生: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本质: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世界的物质性
(1)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世界物质性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哲学的运动概念
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也是根本不存在的。
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而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三)物质运动的规律
1.规律的概念
含义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理解 ①规律是一种联系,也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但是并非任何联系都是规律
②规律是事物在运动过程中固有的联系,不是外部强加的,也不是人们主观想象的,更不是上帝赋予的
③规律是隐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不是浮现于外表的现象的联系。规律无法被人们直接感知,需要通过其表现出的现象来把握
④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联系,而不是偶然联系,是稳定的联系,而不是多变易逝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