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质量监测(三)理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8道小题,约16580字。
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质量监测(三)理科综合
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C 12 N 14 O 16 Na 23 Si 28
第I卷(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个小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酵母菌适合在有氧环境下大量繁殖
B.癌细胞是人体内自养能力强并能无限增殖的细胞
C.将T2噬菌体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的结构是T2噬菌体的细胞膜
D.神经元的树突可显著增大膜面积、主要有利于酶的附着以提高代谢速率
2.下列有关基础实验的操作, 准确无误的是
A.用苏丹Ⅳ染液给花生子叶染色后, 还要用70%酒精洗去浮色
B.用碱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叶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颜色为灰绿色
C.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最适合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D.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的CO2产生情况
3.研究表明,下丘脑SCN细胞中PER基因表达与昼夜节律有关,其表达产物的浓度呈周期性变化,如图为相关过程。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ER基因只存在于下丘脑SCN细胞中
B.图1过程①的原料为脱氧核苷酸,需要的酶是RNA聚合酶
C.图2中DNA模板链中一个碱基C变成了T,则mRNA中嘌呤与嘧啶比例不变
D.图3中mRNA沿着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
4.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分别放置在甲、乙溶
液中,对原生质体体积进行观察后绘制出如下曲线(A为甲
曲线最低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乙溶液中的溶质可能不能被根尖细胞吸收
B. 0~1 h内,乙溶液中的细胞失水量比甲多
C. A点时,甲溶液的渗透压大于细胞液的渗透压
D. 2~3 h内,处于甲溶液中的细胞,细胞液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
5. 研究发现,某二倍体动物有两种性别: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是雌雄同体(2N),XO(缺少Y染色体)为雄体(2N-1),二者均能正常产生配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雄体为该物种的单倍体
B.雄体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
C.XO个体只产生雄配子,且雄配子间的染色体数目不同
D.XX个体只产生雌配子,且雌配子间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6.下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光暗信号调节褪黑素分泌的过程, 属于神经调节
B.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后,直接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则去甲肾上腺素属于一种激素
C.光暗信号可以周期性引起褪黑素的分泌, 进而影响该动物的生殖周期
D.HPG轴发挥调节作用,体现了激素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7. 下面关于中国化学史的表述错误的是
A. 杜康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法将高梁中的乙醇分离出来
B. 蔡伦利用树皮、碎麻布、麻头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
C.《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其中的KNO3是利用了它的氧化性
D. 英文的“中国”(China)又指“瓷器”,我国很早就依据化学原理制作陶瓷
8.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6 g O2和O3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1NA
B.足量的Mg与0.1 mol 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4NA
C.25℃时,pH=2的H2SO4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0.02 NA
D.标准状况下,1.12 L三氯甲烷(CHCl3)含有的化学键数目为0.2NA
9.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其结构如右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B.可以和卤素单质、醇、水等发生取代反应
C.分子中一定共平面的原子有8个
D.1mol阿司匹林完全燃烧需要消耗9molO2
10.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比较HF和HClO的酸性强弱 分别测定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F和HClO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
B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NH4+ 滴加稀NaOH溶液,并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盛放溶液的试管口,观察试纸颜色变化
C 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 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D 证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常温下,将炭与浓硝酸混合后观察现象
11.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Y、Z组成的单质可发生如右图所示的化学反应;B是生活中最常见的
液体;常温下Y、Z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的水溶液pH=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