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题,约19000字。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六)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时量:150分钟 满分:3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33-38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D)
A.细胞的功能绝大多数基于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发生于细胞的特定区域
B.经胞吐方式运出细胞的不都是大分子也有小分子
C.经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可以留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D.神经纤维内外两侧的Na+浓度差是依靠其离子通道维持的
2.右图是研究物质A和物质B对某种酶催化活性影响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底物浓度的高低不会改变酶的催化活性
B.增大底物浓度不能消除物质A对该种酶的影响
C.增大底物浓度可以消除物质B对该种酶的影响
D.物质B能通过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变性而降低反应速率
【解析】酶的催化活性与温度、pH等条件有关,与底物浓度无关,A项正确;底物浓度较低时物质A仍能加快化学反应速度,B项正确;底物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只加酶的曲线与加酶和物质B的曲线重叠,说明增大底物浓度可以消除物质B对该种酶的影响,C项正确;由曲线分析知,物质B能降低该种酶的催化活性使反应速度降低,但不能判断物质B使酶活性下降的原因,D项错误。
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分裂间期有核DNA和中心体的复制B.分裂间期核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4.组织液中K+浓度急速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跳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D)
A.传出神经元兴奋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B.传出神经元兴奋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
C.可兴奋细胞产生的动作电位的峰值增大D.可兴奋细胞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
【解析】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K+的外流所致,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使神经细胞外K+浓度下降,K+外流增多,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增大,当受刺激时,就可能导致Na+内流不足以引起内负外正电位的逆转或动作电位值偏小的情况发生,D正确。
5.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B)
A.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B.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
C.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
D.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