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文悦情,沿波讨源——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备考建议
- 资源简介:
约6580字。
披文悦情,沿波讨源
——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备考建议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较以往变化甚多,其变化的焦点即取消了现代文阅读中的选考,整卷阅读量也由四篇上升到了五篇。尤其是文学类文本阅读,也由过往考题中的配角走上了前台,是考生不得不啃的硬骨头,其对学生高考语文成绩的影响不言而喻。下面我就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复习备考说点自己的意见。
一、强化整体思维,凸显文体意识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对象非常明确,就是“小说和散文文本的阅读”。正因如此,我们一定要牢牢树立阅读的文体意识,掌握这种类型文章的阅读技巧,披文悦情,沿波讨源,练好文本阅读的基本功。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跟其它文本阅读相较有一显著区别,这就是文学类文本阅读更强调阅读的整体思维。这表现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设题及其答案,往往都可以上升到文本阅读整体把握的高度进行解构。譬如:
(2017年全国Ⅲ卷散文阅读《我们的裁缝店》第5题)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原文)是呀,从我们当裁缝的第一天起,就发誓一旦有别的出路,死也不会再干这个了。但假如有一天不做裁缝,我们还是得想办法赚钱过日子,过同样辛苦的生活。——可能干什么都一样的吧?
【答案】①裁缝作为辛苦的谋生行当,看起来与其他行当一样;②但在做裁缝的过程中,对生活有了难忘的经验和体会,不由得对这一行当产生了特殊感情,感到它有独特意义。
显然,这只是一道局部句子含意的理解分析题,从答案的第一点看,结合句子语境,还是比较容易提炼出这样的结论;但从答案的第二点看,显然就不是结合局部句子语境所能解决的,必须结合全文理解把握,结合文章主题,才能提炼出这样的结论。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再譬如:
(2016年全国Ⅰ卷小说阅读《锄》第⑷题)“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答案】六安爷层面:①六安爷用这句话来回应村人的劝阻,由此能感受到他温和而又固执的性格特征;②百亩园即将不复存在,六安爷的眼睛也快要失明,他要过在百亩园劳作的“瘾”,由此能体会到他内心的隐痛。小说主旨层面:①在大地上劳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