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20字。
培养创新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
密山三中 张艳丽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如何把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到最高点,这也是教育改革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何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去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以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良好的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师应时刻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也就要求语文教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我的探索与实践证明,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以下几点是不容忽视的。
一、改变教学观念,让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旧有的教学思想观念,在新课程标准下应加以改变。我认真学习过新课程标准后,认为如今的语文课,不光要求教师备好课,上好课外,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自主学习,这样才能有益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何谓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就是在没有外加压力的情况下,学生能自己地找出自我薄弱点,进行目的性明确的学习。
在这一问题上,许多教师会觉得很困难,特别是一些老教师难以适应。教了几十年的书,用了几十年的人教版语文教材,可以不看教案,只带本书就可以把课文内容传授完,一些重点、考点也无一落下地输给学生。而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新学生……什么都是新面孔,心里就没了底,翻开课本不知道如何教才好,也就是抓不住新课程的要点。这也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旧有的老套的教学观念。
那么如何转变法?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靠固有的浅薄的文化知识进行讲座式的教学。新课程标准很明确的告诉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是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换个角度来说,就是在更深一步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如果片面的认为学生学习只是为了考试,而像以前那样大搞题海战术,那么在新世纪的教育理念下是无立足之地的,也就是会被教师队伍所淘汰。新课程标准上也明确了“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新世纪的教师不是旧社会的教员,也不是教书匠,而是要经常汲取新鲜的及时的信息,多学习先进的文化理念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层面,不但懂得如何终生学习,而且会不断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人民教师。
二、激活课堂气氛,让学生自主发言
关于课堂气氛这一问题,以前就有人提出过独到的见解。是让学生循规蹈矩的在下面努力地接收教师所传达的知识,还是让课堂变得沸沸扬扬,让学生畅所欲言?这上面第一点能让学生全面的吸收教师所讲课的内容,课堂纪律也显得比较有秩序,但无法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长期以往,会使得学生无法自主学习,逐渐对学习毫无积极性;另一点恰好与上面一点相反,这样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发言,不断地开拓了思维,但很多时候教师无法把持住课堂的纪律,因为在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