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年高考作文高分技法(6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6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8/30 11:13:4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9
  • 下载点数: 4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备战2019年高考作文高分技法+Word版含解析
  技法01+千古文章意为高——审题立意-备战2019年高考作文高分技法+Word版含解析.doc
  技法02+提纲挈领思路明——结构规划-备战2019年高考作文高分技法+Word版含解析.doc
  技法03+凤头豹尾展才情——开头结尾-备战2019年高考作文高分技法+Word版含解析.doc
  技法04+一树春风千万枝——内容充实-备战2019年高考作文高分技法+Word版含解析.doc
  技法05+情真意切引共鸣——感情真挚-备战2019年高考作文高分技法+Word版含解析.doc
  技法06+生花妙笔绘华章——有文采-备战2019年高考作文高分技法+Word版含解析.doc

  ——审题立意
  审题立意,是作文的第一关,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作文的审题立意,关系到文章中心思想的确立,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和布局。契合题意是高考作文得高分的关键。
  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在审题立意方面提出以下等级:“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等。考生若很好地把握了作文材料的内容要求和题目中的限制条件,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且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中心论点集中、鲜明,就是“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属一类文;如果题意把握得比较准确,所写内容基本在材料作文的要求和话题限制之内,就是“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属二类文;如果立意不明或立意“打擦边球”,则是“基本符合题意”,属三类文;如果立意完全与材料作文的命题意图不搭界,另起炉灶,则是“偏离题意”,属四类文。
  笔者在阅卷时,常常发现许多考生审题不准,立意出现偏差,往往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材料不看完整,断章取义;观点旁敲侧击,无法切中要害;立意平庸消极,盲目逆反;认识肤浅,缺乏意蕴;理解材料有偏颇等。
  (一)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和稳妥的审题立意的方法。如果能准确提炼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作为文章的主旨,那么所写文章定能既切题又有深度。那么,如何提炼中心呢?考生在审题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列举的现象中概括出规律(或材料中心)的内容。具体操作时,一般可分为三步:1.概括中心〔人物+事件+结果〕;2.提炼道理〔一般有关键词句提示〕;3.组织观点句,并将其压缩成主谓宾完整的句子。比如,有这样一则作文材料:茉莉花香气袭人但不艳丽,牡丹花不是很香但显得雍容华贵,玫瑰花美艳动人但浑身是刺。材料中只列举了存在的现象,即茉莉、牡丹、玫瑰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从中可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即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
  【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秋天,雁群为过冬而朝南方迁徙,沿途以“V”字队形飞行,当每一只大雁展翅拍打时,其他的大雁立刻跟进,整个雁群随之抬升。借着“V”字队形,整个雁群比每只大雁单飞时,至少增加
  ……
  ——开头结尾
  元代文人乔吉说:“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凤头”是指文章的开头像凤的头部那样美丽、精彩,“豹尾”是指结尾像豹的尾巴那样刚健、有力。精彩的“凤头”〔要明、要美、要简〕有先声夺人的效果,能把阅卷老师的注意力吸引过去。文章的结尾也是一道重要的“工序”,结尾写得不好,会使文章结构松弛,黯然失色;写得好,会使文章浑然天成,大放异彩。每年高考的高分佳作,也大都在开头和结尾上独具匠心,胜人一筹。
  从阅卷实际情况来看,考生在写作文的开头和结尾时常常会陷入以下误区:(1)开头冗长,入题太慢。开头动辄用很多的笔墨绕弯子,烦琐而冗长,但与题目不沾边,主题千呼万唤出不来。(2)语言平庸,平铺直叙。开头语言平庸乏味,既缺少情感,又缺少美感,让人提不起阅读兴趣。(3)草草收束,虎头蛇尾。有的文章开头写得尚可,洋洋洒洒,但到结尾处却无话可说,草草应付几句就煞尾,或添上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凑字数。(4)画蛇添足,拖泥带水。有的作文本可自然结尾,却偏偏把无须交代的人物——交代清楚,把本可悟出的含意一语捅破,或者信马由缰,无法刹住话题,拖泥带水,游离于文章主旨和话题之外。
  雕饰凤头有妙法
  (一)开门见山法
  指文章开头一起笔就鲜明地摆出自己的观点或描述表现对象。这种开头直截了当,能让读者一下子抓 一步展开张本。
  (二)形象刻画法
  指在文章开头塑造人物形象来表情达意,这是写人记事、绘景抒情类文章常用的方法。在文章开头塑造人物形象,有助于突出人物形象鲜明的性格特点,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加深读者的印象,同时还渲染了气氛。如高考湖南卷优秀作文《虽去不了远方,也不负春光》的开头:
  ……
  ——有文采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写作的第一要素。如果没有流畅的语言来表达,无论多么精妙的构思、深邃的思想,也只能停留在作者的头脑中,读者无从了解。在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基础等级中有“语言流畅”的要求,在发展等级中把“有文采”列为一个重要的标准。对于考场作文而言,语言是获取高分的最关键因素,高考优秀作文都是要么在修辞运用上,要么在句式选择上有特色的文章。
  当前的高考作文命题都趋向于材料作文,原因之一就是防止考生宿构。在考场作文中,有些考生的确暴露出在语言表达方面的一些“通病”。比如,有些考生套用或照搬已有的精彩文段,虽然作文评阅不限制考生对那些精彩文段的模仿借鉴,但绝不允许考生忽略表达需要,直接套用或照搬,导致词不达意,内容与题意脱离。还有些考生的作文则通篇白话,几乎不锤炼字词,不使用修辞手法,导致语言没有文采。这样的作文普遍得分不会很高,考生要注意这一问题。
  因此考生在备考时一定要注重锤炼作文的语言,提升表达的意蕴,增强文章的思想性、文学性和艺术性。从文体上看,记叙文的语言要通过对词语的锤炼,描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创设意境,进而塑造人物形象,使语言具有画面感、流动感〔词语使用准确生动,句子形式自由〕、含蓄性〔记叙文表达要含蓄隽永、耐人寻味,语言忌直白浅露。当然,点题的语言不可过于含蓄〕;议论文要通过对句式〔长句与短句相结合,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灵活交替使用〕、修辞的锤炼,提升论证的深刻性、严密性,进而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
  怎样让作文语言靓起来
  (一)锤炼词语,生动贴切
  语言的基本元素是词语,锤炼词语是写就华章的第一步。在写作记叙性、描写性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对词语的锤炼。如可以通过锤炼动词,描摹人物的动作、活动的场面,连缀前后的情节,使文章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场景鲜活,增强文章的空间感、灵动性;还可以从音韵的角度来锤炼词语,比如运用押韵的词语使文章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