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复习教案:筛选与整合,归纳与概括
- 资源简介:
约3560字。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复习教案:筛选与整合,归纳与概括 (高三)
专题一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教案(二 )
筛选与整合,归纳与概括
教学目标
1.掌握此一考点的命题特点和一般规律。
3.科学训练,掌握答题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
熟练运用此类试题的答题方法技巧。
教学难点
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教学过程:
一、考点探究突破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新课标考试大纲分析综合这一能力层级的要求。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而整合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处理。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主要通过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弄清文章主要内容,根据文章内容总结中心。在论述文章中这一考点也常常为必设试题,分值一般为3分。
所谓“信息”,就科学类文章而言,是指文章传达给读者的新概念、新知识、新思想、新经验以及有关对它们的解释与阐述,它可以是事实、理论,也可以是观点、设想;或代表某些信息的符号、数据、图形等。
所谓“筛选”,即根据阅读要求搜寻、辨别、提取文中的有关信息,也即根据题目要求,区分信息的主次、轻重,去伪存真,进行比较、选择,从中选出所需要的词语或句子,挑选出符合考题要求的语言材料。筛选的关键是找准与选项对应的原文。
所谓“整合”,就是对筛选出的信息 进行转换、概括、组合等再加工,综合、归纳,使之符合考题要求。选择题的各个选项,已经对有关信息进行了整合,要求判断所作的整合是正 确的还是错误的。
二、答题方法技巧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可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第一步,要通读全文,初步了解文章信息。这是筛选信息的必要准备。做题之前,要快速地通读全文,逐段了解文章的基本意思,并明确以下问题:文章讲述了了一种什么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总的观点倾向怎样?全文可分为几个层次?通过阅读原文,对全文作出整体感知判断,获得整体印象。
第二步,要审清题意,确定重要信息的范围。粗读全文后,再对题读文,分析题干,弄清题目的要求。明确重要信息是在哪一段哪几段乃至全文,能跳过无关的信息,准确地捕捉到所需要的重要信息。读文和审题时角度意识要强,便于扣住试题目标,找到题目与原文对应的区域和文字,有方向地查找到相关信息。
第三步,要认真比较,对信息进行去伪存真。读文和查找阶段,对信息的理解、捕获不一定透彻、全面。在答题时,一定要反复认真地分析比较,去伪存真。比较、筛选出原文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 辨明正误,文题比对,筛选判断排除错的信息。
三、常见误区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