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600字。
语文教学中因地制宜渗透江南人文精神提升学生价值意识
场口中学 语文专业论文
孙淑梅
[前言] 第一次踏上江南这方润土,就被她秀美的山水吸引,不久我就先后游遍了杭州附近的山水人文景观。山山水水中久积的文化意蕴折服了我,于是我真诚的说了一句:“生在江南乃人之幸事,学于江南无憾此生。”作为一个老师我愿意尽我所能,教给学生更多,培养更多的江南人才。
[摘要] 江南漫长的历史为我们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它渗透于每一个角落,众多的江南才子用他们的心和他们的笔把精华一一记录。作为文化的载体,语文承载着延续民族文化精髓的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学不应该只是传授知识也应该是人文精神传递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发掘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一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通过对江南文人的论析,挖掘其中的思想意义,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增强他们对生命的认知,改变对生命价值的评定。本文试图从江南人特质的角度,在教学中对学生比较熟悉的江南人文精神进行点滴的渗透。
[关键词] 江南学子 江南人文 生命价值 语文教学
作者作品籍贯
徐志摩再别康桥浙江海宁
穆旦赞美浙江海宁
戴望舒雨巷浙江杭州
朱自清荷塘月色江苏东海
鲁迅《呐喊》自序浙江绍兴
祝福
拿来主义
纪念刘和珍
灯下漫笔
药
阿Q正传
汪曾祺胡同文化江苏高邮
何满子剃光头发微浙江富阳
贾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浙江海宁
钱钟书读《伊索寓言》江苏无锡
谈中国诗
陆游书愤浙江绍兴
秦观鹊桥仙江苏
于谦石灰吟浙江杭州
郁达夫故都的秋浙江富阳
余秋雨道士塔浙江余姚
琦君泪珠与珍珠浙江永嘉
金开诚漫话清高江苏无锡
归有光项脊轩志江苏
张溥五人墓碑记江苏
龚自珍病梅馆记浙江杭州
屈原离骚楚国
这个表格一清二楚,列举的是高中课本中的江南的作者及他们的作品。江南有许多值得敬重的学者文人,他们的作品,他们的人格精神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但在教学中我却发现许多学生对这些一无所知,哪怕这些人和他们出生在同一个城市。有的知道,也只是个名字。这是我们后人的失败,对于这些长者前辈我们应当表达我们的景仰和崇敬,不但要学习他们的文章,也要学习他们对待生活对待命运的态度。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