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一中2019届高考模拟理科综合卷(三)
- 资源简介:
共38道小题,约17250字。
六安一中2019届高考模拟理科综合卷(三)
时间:150分钟 满分:3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33-38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原子的相对原子量:Cl—35.5,N—14,B—11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不是人畜共患病,但猪感染后,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下列关于非洲猪瘟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SFV属于生物,可以同时感染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B.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能培养非洲猪瘟病毒,灭活后可制备疫苗
C.非洲猪瘟病毒寄生在宿主的活细胞中导致细胞凋亡
D.健康猪可通过接触或采食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饲料、饮水感染
2.人体在饥饿时,肠腔的葡萄糖通过SGLT1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进食后,由于葡萄糖浓度升高,小肠上皮细胞通过 GLUT2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吸收葡萄糖,速率比通过SGLT1快数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成熟红细胞膜上无 SGLT1载体蛋白
B.上述两种吸收葡萄糖的方式都需要消耗ATP
C.上述两种吸收葡萄糖的方式都可以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两种载体蛋白的合成、加工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3.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生物学家本庶佑,以表彰他们在癌症免疫治疗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下列有关癌症和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内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是细胞癌变的主要原因
B.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使得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
C.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消灭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D.人体免疫系统识别癌细胞过程受到干扰,会导致癌细胞“逃逸”而不被攻击
4.实验在生物学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取新鲜的菠菜叶,加少许SiO2和无水乙醇,研磨液呈黄绿色,于是判断是菠菜叶用量太少导致
B.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插条生根的影响时,插条上芽的数量应相等
C.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可选用盛花期的豌豆花药作为实验材料
D.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可直接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
5.下图表示某种生物细胞内基因表达的部分过程(④代表核糖体,⑤代表多肽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链之间和②③链之间的碱基配对方式完全不同
B.②链中的G和③链中的G都代表鸟嘌呤核糖核苷酸
C.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通过③链传递到⑤需要RNA参与
D.一个核糖体通常可结合多条③链以提高⑤的合成速率
6.某昆虫种群中,AA个体所占比例为30%,Aa个体所占比例为60%,aa个体所占比例为10%。因天敌捕食,此种群中AA和Aa个体均以每年10%的速度减少,而aa个体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天敌捕食使此种群朝着A基因积累的方向定向进化
B.此昆虫种群基因库中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表明其进化成新物种
C.此昆虫天敌与昆虫种群在捕食与躲避捕食中实现了共同进化
D.因天敌捕食,一年后此昆虫种群中AA个体所占比例为27%,Aa个体所占比例为54%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g46%甲酸(HCOOH)水溶液所含的氧原子数为0.5NA
B.1molCnH2n+2所含的共用电子对数为(2n+1)NA
C.含有C﹣Si数目为2NA的SiC晶体中硅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D.常温下,5.6gFe与含0.2molHNO3的溶液充分作用,最少会失去电子数为0.15NA
8.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我国古代的人民在那时候就已经广泛应用了,书中
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古代化学的应用和记载,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
A.《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烽燧铳极”这是
利用了“KNO3的氧化性”
B.杜康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法将高粱中的乙醇分离出来
C.我国古代人民常用明矾除去铜器上的铜锈[Cu2(OH)2CO3]
D.蔡伦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等为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
侯纸”。“蔡侯纸”的制作工艺中充分应用了化学工艺
9.下列有关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B.乙的一氯代物有4种
C.丙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取代,加成,氧化,消去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