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810字。
统编教材文言文分册梳理训练
七年级(上)
第1篇咏雪
南朝•刘义庆
知识梳理
重点字词句归纳
1. 重点实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集:
(2)俄而雪骤俄而:
骤:
(3)公欣然曰欣然:【F】
(4)撒盐空中差可拟差:
拟:
(5)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
因:
2. 重点虚词
与儿女讲论文义
3. 重点句子翻译
(1)白雪纷纷何所似?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第2篇陈太丘与友期行
南朝•刘义庆
知识梳理
重点字词句归纳
1. 重点实词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
(2)过中不至至:【F】
(3)太丘舍去舍:
去:
(4)门外戏戏:【F】
(5)待君久不至待:【F】
(6)相委而去委:
(7)友人惭惭:【F】
(8)下车引之引:
(9)元方入门不顾顾:
2. 重点虚词
(1)去后乃至
(2)相委而去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3. 重点句子翻译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第3篇《论语》十二章(2011课标)
考情搜索:2014年与《孔子世家赞》对比考查。
课文原文 教参译文(加粗字词为教材课下注释) 教参段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第一章:第一句讲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学习的乐趣;第三句讲为人的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曾(zēng)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第二章:强调加强自我反省,提高自我修养。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yú)矩。”(《为政》)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就能有所成就,说话办事都有把握,四十岁,心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时能顺从意愿,不越过法度。” 第三章:其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第四章:讲学习方法,强调温习的过程中,关键在于知新。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ɡ),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第五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要结合起来。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dā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啊!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多么高尚啊,颜回!” 第六章:高度赞扬了颜回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读起来情真意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研究这种学问和事业为快乐的人。” 第七章:讲学习态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谈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ɡōnɡ)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 第八章:讲个人修养——不可不择手段地追求“富贵”,宁愿贫贱而坚守“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