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道题,约24730个字。
议论文阅读
一、(2019•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赢了起跑,输了人生
张 希
①如今,各种针对中小学生的辅导班、兴趣班火得一塌糊涂。许多小学生,除了上课,其他时间几乎全被辅导班占据。
②其实,辅导班热,并非是中国的专利。从20世纪七十年代起,培训班之风便在韩国刮起。据统计,85%以上的韩国学生,都参加过各种培训。在这方面,日本家长的表现也不“逊色”。日本的补习班学费之高令人咂舌。据日本文部省统计,在日本一个孩子从小学到大学,所需总教育费用约为1__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80万元——其中绝大部分是课外补习费用。
③相对于亚洲国家的孩子,像英国、新西兰等西方国家的孩子,显然轻松多了。在这些国家中,孩子参加辅导班,要么是个人兴趣所致,要么确属学习吃力:对其而言,辅导是从孩子自身情况出发的个别现象,不是普遍现象。
④由此可见,亚洲的辅导班热度明显超过西方。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二三十年来,亚洲几国经济的突飞猛进,使得人们的收入不断提高,从而能够在子女教育方面投入更多金钱和精力。另一方面,时代高速发展,社会竞争激烈,使得家长们对孩子不可预知的未来,产生深层次焦虑——社会发展如此之快,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这学那,不给自家孩子报班,这不就是坐以待毙吗?于是,便喊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⑤这种想法看似有道理,实际是将成年人的焦虑,转嫁到尚不谙世事的孩子身上。以兴趣班为例,现今的家长们都期待孩子能多领域全面发展,多掌握一些技能,所以报得多多益善;而这样一来,无形中使孩子们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报班攀比和兴趣“竞赛”。
⑥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更何况是还未成年的孩子。未知的东西最可怕,而我们就因对未来的焦虑与惮怕,而让孩子累成陀螺——这不是比“不可预知的未来”更可怕的事情吗?
⑦食物再美味,吃顶吃伤,再见罢箸;美酒再醇再香,饮多伤身,闻之欲吐。由此类推,孩子们因要学的东西太多、上的兴趣班太多,是否最终会对许多东西失去兴趣,甚至厌倦学习?孩子一旦从小厌倦了学习,丧失了好奇心,即便赢在起跑线上,也很可能输掉整个人生。
(选自《今晚报》2018年2月22日,有删改)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认为,亚洲的辅导班热度为什么会明显超过西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选文中画线的句子删去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9•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工作不能都“先易后难”
李树杰
①有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换了几任领导,拖拖拉拉十多年也完成不了。每任领导来了,都强调先易后难。容易做工作的外围住户拆了,可再往里拆就难了。这样拖下来,群众意见很大。
②后来,新任领导改变策略,变先易后难为先难后易,专门针对反对意见最大的住户做工作。讲政策,动真情,极个别的走法律程序。一个月后,全部做通了工作。那些一直观望的住户,也马上签了拆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