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5/8 19:00:0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1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有27道题,约7200个字。

  浦东新区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阅读(40分)
  (一)默写(15分)
  1.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2.叫嚣乎东西,_________________。(《捕蛇者说》)
  3.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4.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二)阅读下面宋词,完成6—7题(4分)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诗题中的“岳”是指__________,请写出“五岳”中另一座山的名称:__________。(2分)
  7.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中的“青未了”写出了山色郁郁苍苍,连绵无际,浩茫混涵,难以言尽。
  B.颔联中的“割”字既写出了山之高险,又表达了诗人志向之远大。
  C.颈联中的“层云”与“归鸟”写了诗人登上泰山之远眺的景色。
  D.尾联中的“凌绝顶”和“众山小”表现诗人勇攀高峰、壮志凌云。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
  桃花源记(节选)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8.本文作者是晋朝的陶渊明,号__________。他是中国山水田园诗派的创始人,盛唐时期的__________(人名)也是这一流派的代表诗人,有“诗佛”之称。(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0.下列对选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分)
  A.第①段写出了桃花源地理位置的神秘以及桃花源中环境的热闹非凡。
  B.第②段表现了渔人见到桃花源中人的惊讶以及对他们的身世的好奇。
  C.第③段中渔人“不复得路”的原因是他在返回的路上没有标注记号。
  D.选文中“得”、“含”“不复得”表明桃花源是诗人追求的理想社会。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