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5道题,约6340个字。
2006年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调研
语 文
说明:
1.本调研卷在于了解我省课改实验区学生的学业及试题的难度情况。请您认真作答,感谢您的支持!
2.本调研卷有3大题25小题,满分75分。测试时间6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如果人生是一部漫长的大书,那么我的(fēi) ⑴ 页上只写着秋天二字。是的,我爱秋天,以我全部的(qián) ⑵ 诚与敬畏。愿我的生命没有太多(xuàn) ⑶ 丽的春花,没有太多(chì) ⑷ 热的夏云,只有生命的深沉与严肃,只有梦,像一树红枫那样热切殷实的梦。
2.根据下面的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
走进那挂着童话的小杉林,去寻访松鼠灵巧的足迹;走进那孕育丰收的田畴,去
⑴ 麦苗酣甜的鼻息;走进那伸向苍茫的铁轨,去 ⑵ 早春第一列“特快”的到来;走进那弥漫雾霭的山岗,去 ⑶ 早春第一缕晴朗的红云……
A、等待 B、 眺望 C、 倾听
3.古诗文名句默写。(⑴—⑸题必做,⑹⑺两题任选一题)(8分)
⑴白日依山尽, ▲ 。 (王之涣《登鹳雀楼》)
⑵落红不是无情物, ▲ 。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⑶人有悲欢离合, ▲ ,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⑷ ▲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⑸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 ▲ , ▲ ”也表达了类似的生死观。
⑹请写出古诗文中能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名句。(写出连续两句)
⑺请写出古诗文中与“快乐”有关的名句。(写出连续两句)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
渔父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⑴词中“青箬笠,绿蓑衣”指代什么?(1分)
⑵“不须归”三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5.文化常识。(⑴题必做,4分;⑵⑶为附加题,4分,答对分数加入总分。)
⑴每一本好书都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快乐。面对书籍,我们体验感受;面对作者,我们更是充满感激。(4分)
请根据示例,在空格内填上适当的内容。
感谢你,吴承恩 ,是你为我们展现了孙悟空的勇敢机智;
感谢你, ▲ ,是你为我们展现了 ▲ ;
感谢你, ▲ ,是你为我们展现了 ▲ 。
⑵浙江籍著名作家余华近来以小说新作《兄弟》又一次吸引了全国读者的目光,他的代表作还有 ▲ 、 ▲ 等。
⑶“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这是世界名著 ▲
的第一句话,也是脍炙人口的名言。该书的作者是 ▲ 。
6.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
沙漠中的小草教我们乐观, ▲ , ▲ ,峭壁上的百合教我们执著。
7.某市正在开展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请你以该市一名中学生的身份参与这项活动,相信你一定能做得很好。(6分)
⑴请结合这次活动的主题,用简练的语言拟一条宣传语。不超过20字。
⑵如果你在街上看到有人因为某件小事而争执,你会如何劝说?
⑶为了响应此次活动,你认为学校可以举行哪些有意义的活动。(写出两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