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教学案例1
- 资源简介:
约2260个字。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借助文言语气词有个性的朗读课文,读出人物性格。
2、学习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
3、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评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方法:
讨论法、朗读法、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影片,畅谈感受
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影片,请看!
思考:你眼中的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观看影片,然后谈自己的看法,老师相机点拨。
二、品味语言,分析形象
过渡:说话是一门艺术,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跟随唐雎的脚步,再次见证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思考:文中秦王(或唐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证据。
提示:采取圈点勾画与批准的学习方法。
学生各抒己见,老师相机点拨。(细节描写,对比烘托的写法,修辞的运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朗读技巧等。)
师出示例句分析: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从“秦王”“寡人”这两个称呼可以看出秦王是个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人,因为当时他还没有称皇帝就自诩为王。又如其许一词,让人毋庸置疑,就是一定要答应的意思,可以看出秦王是个蛮横无理的人。
学生试读,如果理想,可由他生评价,自己再来陈述朗读理由,并领读;如果不理想,则由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首先要结合注释了解秦王乃是秦始皇,是历代帝王中的虎狼之君,是强秦之王,其威严倨傲可以想象,所以要读得声音响亮、慢条斯理,读出“帝王范儿”;其次要关注语气词“其”的作用,用“其许”,秦王的言外之意就是要让安陵君乖乖送上,所以要读出轻视、命令、咄咄逼人的语气,读出势在必得的骄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