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29张。带有教案。《花 未 眠》教案
[教学目标]
1、 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2、 研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旨。
3、 揣摩一些富有深意的语句,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
4、理解课文主要段落,从内容方面,培养学生想象和联想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理解文章的启发性,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1、深入领会作者的观点
2、让学生建立感受生活美的意识。
[教学设想]
1、 课文强调自然美,强调艺术要尽可能反映自然美,这与作者一贯的艺术创作理念相一致。在学习本文之前,可以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川端康成的材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章内容,并作出自己的理解。
2、 解读课文从段落入手,在梳理文章脉络的基础上,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
3、 对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 让学生结合课文以及自己的理解,阐明自己的观点,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课文
让学生听一首歌,先获得美的享受,然后谈谈听歌后的感受导入本课
二、作者简介
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作家,一生致力于对日本美的探索、守护和塑造,写下了大量艳丽伤愁的小说和美文,他凭借《古都》、《雪国》、《千只鹤》在1968年10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为日本文学赢得了世界的声誉。而川端文学的精髓正是表现在《雪国》等代表作中。从文章的角度看《雪国》是这样一种作品,它挖掘到了川端这个作家可以将自己优秀的资质作为不朽的作品留给后世的矿脉。
三、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1、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2、再读课文,在文中找出作者由花未眠而得到思考的句子。
四、 研读、思考,合作交流,理解主旨。
1、文章第一句话“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
文中这“微不足道的问题”指什么?这个“问题”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2、第四段引述雷诺阿、米开朗基罗两个人的例子,其意图是什么?
3、 自然美、艺术美可以彼此融合,相得益彰,研读6-11段
4、请同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旨
五、讨论,理解下面几个句子的含义
1、 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2、 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
3、坂本二郎的画,长次郎的茶碗和真正黄昏的天空,三者在我心中相互呼应,显得更美了。
六、总结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