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练习题
- 资源简介:
约6020字。
齐桓晋文之事练习题及答案
【习题】
一)文学常识填空:
《齐桓晋文之事》节选自《 孟子•梁惠王上 》。它的主要内容是写 孟子 劝说 齐宣王 放弃 霸道 ,采纳“ 保民而王 ”的主张发政施仁的经过,生动准确地阐明了儒家的“仁政”主张,鲜明地表现了孟子因势利异、善于 论辩 的写作特点。
二) 基础知识积累:
1、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① 无以,则王乎: 以,通“已”,停止
② 然则废衅钟与(本文有多处): 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
③ 王说: 说,通“悦”,高兴
④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已。通“矣”,表确定语气
⑤ 刑于寡妻: 刑,通“型”,作榜样
⑥ 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已,通“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⑦ 盖亦反其本矣: 盖,通“盍”,何不;反,通“返”,回、归
⑧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涂,通“途”, 道路
⑨ 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愬,通“诉”, 控诉、控告
⑩ 是罔民也: 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⑪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
2 、 找出下列句中 古今异义 的词并解释:
① 吾何爱一牛: 爱,吝啬
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以及,用来推及到
③ 至于兄弟: 至于,推广到
④ 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妻子,妻子和儿女
⑤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中国,指中原一带
⑥ 然后从而刑之: 从而,接着就
3 、 找出下列句中 词类活用 现象并解释:
① 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闻,使动,使……听到
② 无以,则王乎: 王,名词作动词,行王道,成就王业,取得天下
③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异,意动,对……感到奇怪
④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⑤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⑥ 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 老①,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老②,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⑦ 幼①吾幼②,以及人之幼: 幼①,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幼②,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
⑧ 刑于寡妻: 刑(通“型”),名词作动词,作榜样
⑨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
⑩ 轻暖不足于体与: 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