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练习题1
- 资源简介:
约4820字。
课时素养评价
十 *过 秦 论
(45分钟,45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评价(26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B.却匈奴七百余里
C.自以为关中之固 D.序八州而朝同列
【解析】选A。A项,“从”通“纵”。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蒙故业,因遗策 蒙:继承
B.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喜爱
C.以致天下之士 致:招纳
D.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弱点、毛病
【解析】选B。B项,爱:吝惜。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振长策而御宇内
②赢粮而景从
B.①百越之君,俯首系颈
②聚之咸阳
C.①余威震于殊俗
②非尊于齐、楚、燕……
D.①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②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解析】选A。A项,“而”都是顺承连词。B项,“之”,①助词,的;②代词,指兵器。C项,“于”,①介词,引出动作对象;②介词,表比较。D项,“以”,①连词,用来;②介词,把。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②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③会盟而谋弱秦
④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⑤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⑥序八州而朝同列
⑦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A.①⑤/②⑦/③⑥/④ B.①③⑤/②④/⑥⑦
C.①③⑤⑥/②⑦/④ D.①⑤⑥/②⑦/③④
【解析】选C。①③⑤⑥为使动用法,②⑦为名词作状语,④为名词用作动词。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以致天下之士
B.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C.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D.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解析】选C。C项,余力:古今义相同,剩余的力量;多余的精力。A项,古义:两个词,以,来;致,招纳/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B项,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义:山东省。D项,古义:吝惜/今义: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
6.下列句子,从句式角度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A.铸以为金人十二
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C.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D.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解析】选B。例句为被动句,“隳”应理解为“被毁”。A项,定语后置,应为“十二金人”。B项,被动句,“为”表被动。C项,判断句,“……也”表判断。D项,介宾短语后置。
7.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合从: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B.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