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新”“双减”背景下语文教学怎样“过五关”
- 资源简介:
约3750字。
“双新”“双减”背景下语文教学怎样“过五关”
蒲江县成佳镇九年制学校 王帮贵
主题词:双减 五关 语文教学
摘要:本文结合新高考考试科目调整和“双减”大背景下教学时间相对压缩,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和学校教学实际,简要分析了“双减”背景下教师应该过好“课堂教学、作业设计、课后服务、教研成长、学科活动”五关,决胜“双减”;实现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正文: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该意见一出台,新东方股价应声跌落,学生培训市场这块大蛋糕终于迎来了至暗时刻,那么“双减”的目的仅仅是扼杀培训机构吗?显然不是,“减负提质”“减量优质”才是“双减”背后真正的价值考量。
另外【高考100】(2021-12-14 12:02:00)介绍2022年四川高中将使用新教材+启动高考新模式,从2022年开始,四川省考生将不再分文理科,而是采用3+1+2的高考新模式,许多一线专家表示,课堂是“双新”改革的主阵地。
一时间,全国各地争先恐后出新招、谋新路、创新举,呈现出一片热闹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双减”态势——或称量学生的书包,或公示学生的作业,有的关注课堂改革,有的聚力延时服务......因材施教、选课走班,“菜单式”服务、“八段锦”式规划......林林总总。
冷静下来思考,“双减”背景下,当前的语文教学需要“过五关”:课堂教学观、作业设计关、课后服务关、教研成长关、学科活动关。
一、课堂教学关
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主导课堂为“生本课堂”。生本,即是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懒教师”成为时尚。这需要做到课前自主学习充分有效,课中合作探究主动实效,达标练习及时高效,反馈小结针对实效,课后拓展延伸生活成效。以“效”贯穿始终,以“学”渗透前后,“善学、会学、乐学”,课堂就是学堂。
要建构起对话式的“生活”课堂。生活,即参与体验,对话生成。教学中力争做到课前对话文本,勾记圈点;课中对话同学,见仁见智;课中师生对话,释疑启智;课中小组对话,求同存异;课后对话生活,针对训练,增见得识。这样设计既能体现“夯实基础,回归文本”,又彰显“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的大语文学习观。
还要建构起“生态”的课堂——民主和谐的教风,自由愉悦的学风,包容达观的校风。课堂既有听说读写的参与体验,还有“书声、掌声、笑声”的点缀,更有游戏、活动的穿插,好奇心、求知欲极大激发,无须强调课堂纪律,师生激情互动、真情参与、共情提升。“宽度”“深度”“厚度”融为一体,“生本”“生态”“生活”炼为一炉,“双新”“双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