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主观题知识必备和解题技巧
- 资源简介:
约4940字。
文学类文本阅读主观题知识必备和解题技巧
文学类文本阅读主观题,在初中阶段主要从标题及重要字词句段作用、行文思路、内容理解等角度进行考查。进入高中阶段,文学类文本阅读主观题主要从感受文学形象、分析情节结构、品味艺术表达和探究作品主题等角度进行考查,侧重考查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本知识点对高中阶段文学类文本阅读主观题的相关知识与解题方法进行了整理和解读,并辅之以相应的练习题,以帮助学生掌握作答文学类文本阅读主观题的相关知识。
一、形象鉴赏题
知识必备
(一)人称选用及作用
1.第一人称:以身临其境的口吻叙述,可以增强小说的可信度、真实感。
2.第二人称:以对话的口吻叙述,可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显得亲切自然,便于交流感情,用于抒情能增强感染力
3.第三人称:以客观旁述的口吻叙述,可使小说张弛自由,便于多角度塑造人物,表达感情。
(二)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
1.人物描写的角度和方法
(1)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
(2)侧面描写:以他人言行反映、衬托人物。
2.人物描写方法的作用
(1)肖像、动作描写:能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外在形象和性格特征
(2)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描摹人物的语态,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3)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4)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现人物的某一特征,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三)人物形象的作用
1.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1)从人物形象本身的作用来看:人物形象本身的社会意义、人物形象的典型性以及对其他人物正衬或反衬的作用。
(2)从揭示或暗示主题方面来看:人物形象折射出社会现象,给人带来某种启示。
(3)从文章的线索方面来看:若是线索人物,则有贯穿全文的作用。
2.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1)为主要人物服务,对主要人物起烘托、对比、反衬作用。
(2)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反复出现串联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