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26(3份)
- 资源简介: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797谈比.docx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799兼职的味道,你应去尝尝.docx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800安之若命,而后有为.docx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主题:谈比
【作文指导】
【文题在线】
阅读寓言诗《鸟的评说》,完成下题。
麻雀说燕子
是怕冷的懦夫
燕子说黄鹂
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
黄鹂说百灵……
声音悦耳动机不纯
百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那鹦鹉
鹦鹉说喜鹊
生就一副奴颜媚骨
喜鹊说苍鹰好高骛远
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
根据《鸟的评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文题解析】
这是比喻论证题型。主要考查考生进行比喻论证的能力。
提供一些自然现象、童话、寓言之类的材料,要求学生写作议论文,常常要运用喻证手法。因为这一类材料本身总蕴含着某种哲理,给人以某一方面的启发,让人能从自然等现象(喻体)联想到人生、社会等方面的相关现象(本体),并能从中提炼、概括出深刻的道理。写作这类文章,常常要抓住喻体的相关方面去对应联想社会生活的相关方面,同时要紧扣喻体和本体之间的相似点去展开,因而在表现手法上经常用喻证法。所谓喻证,正是抓住喻体和本体之间的相似点进行分析论证的一种方法。习惯上,我们把这类议论文称之为喻证类议论文。
写这类作文,首先要解决好如何从寓意材料中提炼观点的问题。从寓意材料中提炼论点,可以采取这样的步骤:①分析材料,确定喻体;②理清关系,找相似点;③联系实际,寻找本体;④得出结论,突出中心论点。
我们知道,寓意材料中的某一自然现象或某个神话寓言故事,一定蕴含着现实生活中的某方面的道理,也就是寓意。要领会寓意,必须越过从材料到道理的中介区,即被反映的相类似的社会现象,我们姑且称之为本体。而要从材料中的喻体联想到现实中的本体,则必须把握住两者的相似点。这相似点在哪里?在材料中,存在于喻体之间的各种关系上。因此“理清关系”是提炼论点的最重要环节。一旦理清喻体与本体间的关系,就可
……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主题:兼职的味道,你应去尝尝
【作文指导】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随着新兴业态的急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运用,当下不少年轻人有了一个很“潮”的标签——“斜杠青年”。“斜杠青年”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材料二:台湾著名剧作家、导演李国修的父亲是制作国剧手工戏靴的艺师,李国修年少时,曾抱怨父亲做了一辈子鞋没有发财。父亲把他痛骂一通后,告诫他: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算功德圆满。李国修深受启发,用一生的精力只做“开门、上台、演戏”这一件事,因此享有“台湾莫里哀”的美名。
针对以上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佳作赏析】
兼职的味道,你应去尝尝
“身兼数职”是年轻人的潮流,“一生做好一件事”是李氏父子的经验。“兼职”与“专职”各有道理,各有好处。其实,无论兼职专职,关键是热爱与投入。有了热爱,兼职之事也能做出精彩;不够投入,干一辈子也成不了才。我认为,对于初
……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主题:安之若命,而后有为
【作文指导】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孔子在《论语》中提到“知其不可而为之”,人面对难以实现之事,要积极有为,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事情都是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
庄子在《庄子•内篇•人间世》里提到:“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在庄子看来,人知道不可奈何,应甘心承受,将之看作是命中注定,体现了道家“无为”的思想。
比较“有为”和“无为”两种不同的态度,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立意参考】
1.循自然之道,于无为中进取。
2.任重道行远,无为亦不轻。
3.持无为之心,行有为之道。
【佳作赏析】
安之若命,而后有为
人生常遇坎坷,唯有保持一颗处变不惊之心,于无声处沉淀磨练自己,对逆境安之若命,方能在无为后有所作为。
《庄子》有云“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意在告诫世人,对于不可为之事,不如随之自去,图个内心清净。这是一种超脱豁达的人生态度。行随心动、心由境转,坦然面对人生风雨,不暗自嗟悼自怨自艾。正如苏东坡于黄州绵绵阴雨中吟唱“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正如钱锺书蹲于牛棚之中仍安然读书,甚至完成了皇皇巨著《管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