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中考押题预测语文试卷(2)
- 资源简介:
约8820字。
2023年广东省中考押题预测语文试卷(2)
一、积累运用(30分)
1.(10分)默写古诗文。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古人常以花传情。杜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望》)表达自己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感情;晏殊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浣溪沙》)抒发自己对年华易逝的怅惘与感伤;龚自珍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己亥杂诗》其五)中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了自己超凡脱俗的宽广胸怀。
(2)“少年心事当拿云”。十四五岁的我们遇到挫折困难时,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坚定信念(李白《行路难(其一)》);面对人生选择时,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的远大志向。
2.(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jīng qí( )十万斩阎罗。
(2)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fěi cuì( )摔成尘雾和碎末。
(3)汉子们全不说话,纷纷翻下马来,走到牛队的前后,猛发一声喊,连珠脆骂,quán dǎ jiǎo tī( )。铃铛们又慌慌响起来,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
(4)现在,只有一个人能搭救何满子;但是,何满子wàng yǎn yù chuān( ),这颗救命星却迟迟不从东边闪现出来。
3.(3分)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亵渎职业之神圣。(亵渎)
B.那索似有锱铢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仿佛再有千钧之力加在上面,不是山倾,就是索崩。(锱铢)
C.我们学校每年都举行诗歌朗诵比赛,同学们积极参加,附庸风雅,热情高涨,气氛活跃,极大地推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附庸风雅)
D.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回味无穷。(回味无穷)
4.(3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春节期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创新推出“万物皆可冰糖”。(在句末加“新春活动”)
B.网课期间,学生一直长时间注视屏幕,不利于保护视力,应采取做眼保健操、望远等方式缓解视疲劳。(把“缓解”改成“减轻”)
C.通过实地考察,专家们完善并提出了治理沙漠危害的方案。(将“完善”和“提出”互换)
D.中考冲刺阶段,能否抓住重点内容进行高效复习,是成绩取得进步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取得”前加“能否”)
5.(10分)河南卫视曾推出《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妙游》《端午奇妙游》《中秋奇妙游》等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系列节目,在全国掀起一场文化大狂欢。学校举办了以“我们的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相关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4分)为了让同学们更加了解我国传统节日,学校制作了下面的表格,请你完成。
传统节日 节日习俗 相关古诗
春节 ( )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 踏青、祭祖、植树等 清明时节雨纷纷,( )
端午 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菖蒲等 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 ) 拜月、吃月饼等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 登高、赏菊、插茱萸等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3分)从下面材料二、三中任选一则,参照示例,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材料一:
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还有上巳(三月三日)、夏至、中元、冬至、腊八、祭灶等。
材料二:
在我国漫长的农耕历史上,每逢传统节日,人们都要举行与农业祭祀、祖先崇拜、驱邪禳灾等特殊仪式,这些仪式有着上千年的辉煌和浪漫。
材料三:
今天,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不仅海外的华人华侨在过传统节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开始过中国的传统节日。
示例:我选择材料一,探究的结论是: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样。
(3)(3分)中国传统节日是我们宝贵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