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4(4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6/4 17:58:5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023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
  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二模语文作文“本源与时势”导写.docx
  2023届高考作文写作复习:主题+“体育是否该纳入高考”写作.docx
  2023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书信类作文写作.docx
  2023届高考作文写作重点精神微专题:西柏坡精神(“赶考”精神).docx

  高考作文写作复习:主题 “体育是否该纳入高考”写作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体育入高考”这一话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有人认为,将体育纳入高考,有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增强学生体质,加快建设健康中国的步伐;有人认为,把体育纳入高考,并不能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反而会增加学生新的“体育应试”负担;也有人认为,是否将体育纳入高考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保障体育课教学质量。
  中国教育报拟针对“体育是否该纳入高考”开设专栏,展开讨论。请你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投稿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佳作展示
  体育入高考,健康中国梦
  得分:60分
  尊敬的编辑【老师】:
  您好!近来“体育入高考”这一热点话题已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关注和激烈的讨论。各种声音争鸣不绝,而我认为:应将体育纳入高考,强健学生体魄体魄,增强国民体质。
  体育入高考,有助于学生锻造健康体魄,铸就健全人格。将体育纳入高考,可保证学生每天进行一定量的运动,铸就健康体魄,积蓄昂扬精神。毛主席说过:“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除却增强体质之外,这也可以磨砺学生坚持拼搏的品格,而这不也正与高考要求学生为目标不懈努力的初心一脉相承吗?同时
  ……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书信类作文写作(附例文题及范文详评)
  写作引言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对信的珍视;“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是对信的寄望;“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是对信的重托……穿越古今,一首首诗词道不尽那一封封家书的深情厚意。网络发达的今天,那有着牵挂的温度和炽烈的情感的信笺被现代化通讯手段所替代,学生不会写不愿写信是现实,更是损失。所以加强书信类作文的指导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培养学生有温度地写作的必需。现结合写作实例,略谈一二。
  一、写信有格式:
  作为一种应用文体,书信在内容框架与结构组成上有其标准的格式。称谓、问候、正文、结语、祝语、署名、日期等,根据需要可以简化但不能与平常文体等同;称谓顶格、正文分段空格、祝语另起、署名日期结尾处靠右居下等要求务必遵循。这是为文之法,亦是尊人之道。
  二、写信明目的:
  纵观古今,有游子思乡、拜谒举荐、好友寄情,也有声援怒讨、释疑答惑、公开声明,更有一事一笺、一人一情等特殊书信。目的明确,读来方能心明如镜,领悟在心,信之的意义昭然,信之作用明了。
  三、写信融真情:
  信是情感抒发的最好载体。尤其是家书,真人、真事、真感,所以有真情。这种情不加掩饰,不必绕弯,爱即是爱,念就
  ……
  2023高考作文写作重点精神微专题:西柏坡精神(“赶考”精神)解读+习题+时评
  精神解读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红色革命精神之一,它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两个务必”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
  精神由来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机关从西柏坡启程前往北京。这天一大早,毛泽东还在农家小院里看书。秘书叶子龙走进来催促出发。毛泽东站起身将书交给他,并叮嘱带上这本书。叶子龙匆匆将书装进了背包里。
  出发时,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这就是我们今天极为熟悉的关于“赶考”的对话。
  从1948年5月26日进驻开始,党中央在西
  ……
  初心不移培本源 审时度势道日盛
  内容提要
  ▣抓要点:本篇范文,共 6 处突出亮点,3 个重要技法。
  ▣找关键:材料作文;议论文;2023成都二模;本源与时势
  ▣学技法:
  ①谋篇布局:首段扣题,从材料中提炼出关键词,以关键词为中心概括要点。
  ②论证方法:按时间线索,由古至今追溯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③表达技巧:运用对仗式拟题法,拟一个简洁又凝练的标题。
  ▣盖固本培源可致远,因时而变方流长,中国欲行现代化之路,则不可舍此正道。
  PART01 题目解析
  ▣题型:材料作文|地区:四川|年级:高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开篇即提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材料二:桓宽在《盐铁论》中写道:“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大意是聪明睿智的人会审时度势、因时而变,会根据事情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当下,以上材料对我们有何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题思路
  1.判断类型,明晰要求
  本题属于复合类材料作文,由多则不同的材料构成。复合类材料作文考察的是我们对材料的分析与整合能力,我们需要对材料进行“求同存异”的分析,从对比和联系中提炼出材料的主旨,再结合引语的要求进行立意。复合类材料作文需要结合各材料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立意,要保持全面和辩证的视角,不可偏废。
  因此,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可以分为两大步骤:
  一是阅读和分析材料,从“求同存异”的分析中提取材料的主旨;
  二是根据提取出来的主旨,结合引语的要求进行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