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导写及范文51(5份)
- 资源简介: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和‘行高于人,众必仰之’辩论词”导写.docx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底线”主题导写及范文.docx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简约与繁复”主题导写.docx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面对困境,从容应对”导写及范文.docx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为观看梅西最后一次世界杯而搭上工作和积蓄”导写及范文.docx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和‘行高于人,众必仰之’辩论词”导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三国时期文学家李康在《运命论》中说:“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其意思是“德行高于众人(的人),众人必定会诽谤他”。然而,汉代儒家学者郑玄却认为“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意为“古人看见品德高尚之人就会仰慕他,看见行为光明正大之人就会效仿他”。
某中学拟以“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和“行高于人,众必仰之”分别为正反两方观点举行辩论赛,请你选择其中一方的观点,写一篇辩论词。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很好的辩题,“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直指人性中阴暗灰色的一面,而“行高于人,众必仰之”则直指人性中积极阳光的一面。
要写好这篇辩论词,必须关注生活,观照社会,体验人情,洞察人性。自古就有“人之初,性本善”与“人之初,性本恶”之辩,而这道辩题无疑是其延伸版。辩论是要以理服人的,有理不在声高,为此,在动笔之前必须把事理理清、捋顺、揣透。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道辩题也是暗扣时代主旋律的,它昭示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的必
……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底线”主题导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认为,道德底线低的人有时比道德底线高的人占优势,你做不出来的,他做得出来,所以他们总能如鱼得水。但师长告诫我们:要坚持“高线”,守住“底线”;只有守住“底线”,才是守住了为人的根本。
以“底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共两句话,围绕着“道德”提出两种观点。第一句话,采用“低线”的人,有时占有优势,能够如鱼得水。第二句话,坚持“高线”,守住“底线”是为人的根本。这两句话并不是选择关系,而是对立相反的关系。从倾向性上来看,很明显命题者倾向于第二种观点,对第一种观点持批判态度。因而我们要重点抓住第二句话进行立意。
作文要求“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在立意时要求考生有“问题意识”,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重点论述在生活中坚持“高线”,做一个高尚的人,守住“底线”,做一个自律的人。
【优秀范文】
01底线
“底线”无形地存在于两个地方。一在社会中,一在每人心里。“底线”是我们做人的准则,是处世的标准,更是为人的修养。因此,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品质便是——坚守道德底线。
道德底线为何物?最基本的良知,是社会良心,是道德修养,是潜在的规则意识。近年来,高铁霸座、“碰瓷”讹诈、虐
……
2023年高考模拟作文“简约与繁复”主题导写及四篇范文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下,很多人倡导简约的理念,也有不少人肯定繁复的价值。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精准审题】
1.确定核心概念:简约与繁复
2.确定概念内涵:简约意味着做减法,繁复意味着做加法。
3.确定概念外延:两个概念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关系,简约有简约的价值,繁复也并非一无是处,要看具体的情境。
4.确定核心立意:依据情境,抉择繁简。
【详细解析】
命题提供的材料非常简单,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审题,但有足够的开放度,也有足够思考挖掘的空间,关键是从什么角度思考。
“简约与繁复”,是一道二元对立命题论述题,两个概念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关系,简约有简约的价值,繁复也并非一无是处,要看具体的情境。
审美上,简约留白,蕴藉含蓄,富于意味;繁复浓墨重彩,铺陈渲染,也具有特别的意蕴;二者甚至可以并存于一篇之中,也不存在孰优孰劣,关键看一个“度”的问题。
生活中,简约意味着做减法,简单朴实,心境平和;繁复似乎是贬义,意味着做加法,追求更多,欲望更多;生活本身就是繁复的,简约有时是一种痴望,但在繁复中保持简约的心态,却是值得提倡的。
“简约与繁复”这个二元对立的命题,引导学生思考简约和繁复各自的美学价值,或者由此引申的节俭与奢靡的人生话题,“很多人”“不少人”暗含立场倾向,尤其肯定“简约”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优秀范文】
01繁复之胚,百炼成简
俗话说:“大道至简。”在这个物欲横
……
2023年高考模拟作文“面对困境,从容应对”导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华为遭遇寒冬,仍加大科研投入,迎难而上;“双减”政策推出后,教育培训机构新东方转战直播带货,另辟蹊径;前几年因疫情人员流动受限,影院经营陷入困顿,苦苦支撑……
面对困境,他们不同的应对方式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综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三则材料围绕“面对困境”的应对方式展开,华为“迎难而上”,新东方“另辟蹊径”,影院“苦苦支撑”。
华为的应对是通过自身的努力突破外在的束缚制约;新东方的转型具有跨界思维,通过重整资源在时代新潮流中抓住机遇;而影院活力则依赖于人员流动,在条件不具备时,只能苦苦支撑,等待时机。材料启示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时刻要有危机意识,做好应对困境的准备。在困境来临时,利用自身优势,顺应时代潮流,是应对困境的智慧;苦练内功,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战胜困境的勇气。
【切题立意】
1苦练内功,强化核心竞争力从容应对
2主动适应时代变化是突破困境的良方
3面对困局,改变自己
4迎难而辟蹊径,支撑以克凛冬
……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为观看梅西最后一次世界杯而搭上工作和积蓄”导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卡塔尔世界杯开赛,吸引观众眼球的除了赛场上发挥出色的球员,也少不了场外狂热球迷。26岁的陈铮豪为观看梅西的最后一次世界杯,不仅辞去稳定工作,还搭上了几乎所积蓄。有网友觉得陈铮豪这样的做法太莽撞、太冲动,也有网友认为他为了实现梦想抛下一切“说走就走”的行为堪称壮举......
你认为陈铮豪的做法值得吗?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砻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立意]
1.读懂材料
材料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叙述球迷陈铮豪为观看世界杯辞去工作,耗尽所有积蓄的疯狂行为;第二部分是网友对他的行为的看法评价,部分网友反对他的做法,持这一观点的网友更多的是出于理性层面的考虑,觉得他做事太莽撞、冲动,不考虑后果;也有部分网友赞同他的做法,持这一观点的网友更偏向于感性,感佩于其勇于追梦的壮举。
2.立意
作文有明确的任务驱动指令,即“你认为陈铮豪的做法值得吗?”据此,考生可从三个角度立意:
①值得(勇于追梦、特立独行、活出自我……)
②不值得(行事冲动、不计后果、脱离现实、追星须理智……)
③辩证看待
3.明确写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