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导写及范文53(5份)
- 资源简介: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导写及范文53(5份)
2023届高考作文写作备考:做说的巨人,更做行的高标 导写及范文示例.docx
2023届高考模拟漫画作文“进取与安身”导写及范文.docx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生存与发展”导写及范文.docx
2023届高考作文备考热考话题预测:“冷与热”导写及范文.docx
2023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让或不让”导写及范文.docx
高考作文备考热考话题预测:“冷与热”
金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1:冷是一种敏感而深沉的情感,是伴随生活的必要,是抗击热狂的另一种暖意。鲁迅说:“原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说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材料2:近来,聊天机器人程序ChatGPT爆火“出圈”,成为AI(人工智能)界热点。ChatGPT的泛用性非常强,可以独立完成翻译、编程等专业任务。对此,有人认为ChatGPT必将引领AI领域的新风潮;有人则认为ChatGPT是典型的机器属性,仅为满足人的信息需求或完成任务而存在,并不具有人格、情感等,必将趋冷。
上述两则材料都蕴含“冷与热”,它们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解读
这两则材料考查的都是考生的思辨能力。第一则材料先是强调冷是一种敏感而深沉的情感,这里的“冷”是冷静、冷峻、克制之意,需要用心体察;冷是抗击热狂的另一种暖意,即冷也是一种温度,而且可以冷却热狂,不至于让人失去理性。第一句话将“冷”与“热”融为一体,外在冷峻而内在炽热,富有很强的思辨色彩。接着侧重祈愿,愿中国青年都能够摆脱冷气,积极作为,不做生活的旁观者。这里的“冷气”类似“躺平、佛系、摆烂”,与“热”(热量、热忱、炽热)对举,取舍分明。即要摆脱“躺平”,焕发活力;
……
2023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三模作文“生存与发展”导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提示写作。(60分)
尼采说:“为了发展,我们必须放弃稳定的安身之地。为了生存,我们又必须寻找一个稳定的安身之地。”
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作成文,字数800以上。
【审题详解】
材料出自吴瑞君《第一本哲学漫画书 : 尼采的哲学思想》。此题着眼“生存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具有思辨性,也考查学生的思维层次。
“生存”与“发展”是目标,“舍弃”与“寻找”是策略与手段。
先看《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发展”的意思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或扩大组织、规模等。“生存”的意思是:保存生命,和“死亡”相对。“安身”的意思是:在某地居住和生活。“稳定”的意思是:稳固安定。
“为了发展,我们必须放弃稳定的安身之地。”人不能固守一隅,安于现状,要淡看已有成绩,敢于突破自我,求新求变,从已知走向未知,从有限走向无垠,从“舒适圈”走向“风险区”,不辞长路漫漫,不惧前途艰难,不怕风险挑战,从而不痛失发展良机,获得长足的发展空间。这一层次的理解难度不大。
“为了生存,我们又必须寻找一个稳定的安身之地。”人在不懈追求、发展自我的同时,或者在得到基本发展后,匆匆赶路、负累前行,不应该是生命恒常不变的状态。人也要关注自身生存的需求,要懂得保全自我,懂得调息生命,懂得养精蓄锐,懂得适度回归,要重视生存空间的营建与呵护,反过来为可持
……
2023届高考模拟漫画作文“进取与安身”导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23.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要求结合漫画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1.解析漫画
第一组漫画
关键词:“发展”、“放弃”、“(稳定的)安身之地”,所传达的意思为:不固守一隅,方有发展的空间;放弃,旨在发展。
析图:不固守一隅,不断砥砺自我,万里骑行,超越自我,最终拥有生命的绿洲,亦或到达远方的地平线。诚然,栖身于稳定的安身之地较之于远行,少了一份未知的风险、一份颠沛的艰苦,多了一份安闲、一份坦然。但是,若对昔日稳定的安身之所割舍不下,这位骑行者的步履终究局限于并不广阔的安身之地,失去若干发展机遇,人生发展的空间势必受到限制。为了安适的
……
高考作文写作备考:做说的巨人,更做行的高标 导写及范文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2021年4月16日中法德三国领导人视频峰会,就应对气候变化加强合作。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
(2)日本政府为了提高民众环保意识,将每年的7月1日和12月1日定为环境保护日。但最近一件事遭到国内国际社会质疑,《朝日新闻》报道,日本政府2021年4月13日召开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向海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含有对海洋环境有害的核废水。
近年来,环境问题已成为热门话题,忧虑者有之、抱怨者亦有之,但当环境污染、生态退化成为眼前事实时,言谈
……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让或不让”导写及范文集锦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提示写作。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子路率尔而对:“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孔子哂笑:其言不让。冉有谦让有礼:“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孔子不赞一言。
两千多年过去,让或不让,依然是我们待人处事需要面对的问题。请以“让”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作成文。
要求:不得抄袭,不可在文章中暴露个人信息,字数800以上。
作文解析
此题结合教材,以子路和冉有与孔子的对话为情境,以单字“让”为话题。
“让”的含义相对明确,即谦让。孔子并非一味主张“让”,而是基于子路和冉有的性格,抱有不同态度。——主体不同,评价有别。
提示语“两千多年过去,让或不让,依然是我们待人处事需要面对的问题”提醒考生,此文重点并非议论孔门师生,而是直面现实生活。时间过去两千多年,时代不同,对让或不让的评价也会发生改变。
如何具体分析“让”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