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考命题专家谈2006年语文命题思路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560字。
河北中考命题专家谈2006年语文命题思路
整理 魏县二中 路祥 2006LUXIANG
(此文章是对河北实验区试卷的说明)
中考刚刚结束,今年是我省首次在中考命题中实行命审分开制度,有效地建立健全了科学完善的制约机制。近日特邀参加今年中考命题、审题的部分专家对命题思想和试题设置进行介绍与分析,力求发挥中考的正确导向作用,推进我省的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并且对今后考生应试进行指导。
2006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理念和省教育厅中考文件以及《河北省2006年中考文化课学科说明》的要求,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探索和尝试。实验区和非实验区的两套试卷结构简约合理;试卷长度适中;试题数量适当;阅读材料适合学生的阅读水平;试题设置科学,指向明确,既能体现良好的选拔功能,又能对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2006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与往年相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突破
一、新增综合性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学习要求,其目的是为了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为了引领语文教学,有必要在考试中体现这一内容。为此,试卷中侧重考查了学生语文知识与生活的紧密结合能力以及听和读写能力的综合性整体性的发展水平。
第3题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试题。新课改和新教材都突出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也是课改区语文教学与非课改区语文教学的区别之一。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综合活动能力,据此,命题组成员根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专题栏目“永远的丰碑”出了这样三道试题:
①理解“永远的丰碑”的含义。
②根据提供的材料,为战斗英雄黄继光写几句赞语。
③请你谈谈观看这个专题栏目后的感受。
这道题是一个创新:首先,考查的形式和视角新颖。它不是常见的假设情境,“请君入瓮”的考查形式,也不是对生活中一些琐碎的语文现象的分析和整理,而是人们生活中既常见又重要的事件的分析、理解、感悟。其次,它贴近生活。《新闻联播》是家喻户晓的节目,又正值晚饭时播出,考生在家中不经意间接受了这个信息。人人都有话可说,有情可感。再次,尝试了语文学科与历史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与整合。有利于考查学生接收信息、提取信息、处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从学生人格养成的角度来看,这道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创新方面,第一部分的第4题也是典型的例子。它是一道考查名著阅读的试题。这道试题出了两道小题: